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13上海·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展销两旺 龙江绿色认知度高
2013-12-23 10:52:3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23日讯 2013上海·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展销会20日开幕后,冰城绿色农产品以其独一无二的品质受到了上海市民的青睐,展会场面火爆。那么,我省的绿色食品在上海的认知度到底怎么样,是否和展会上一样受追捧呢?20日至22日,记者探访上海的市井生活,从超市、菜市场、批发市场、展会等几个不同销售渠道观察我省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情况。

  上海市民选购五常大米

  1

  走市场:

  打“龙江”牌大米好卖粗粮精深加工成新宠

  在上海各大超市,每家超市的粮食专区都少不了龙江大米的身影。在浦东新区一家喜乐多超市内,店内29种大米的标签上只有一种标明产地为江苏,其余产地均标注为黑龙江。记者翻看了商品的标签,发现有2种大米在外包装袋内标明产地为江苏的苏北米,另有4种大米原料来源标注为吉林和辽宁。当记者询问销售人员,为何产地都标注为黑龙江时,销售人员毫不犹豫地表示:“黑龙江的米好卖啊。”记者了解到,超市里许多龙江大米多出自五常、通河、延寿、方正等地。

  在徐汇区钦州路的月河菜市场,不少上海市民都是开车或骑车来买地道的五常大米的。“第一次就买了一小包,回去一尝蛮好的呀,以后就总在这买米,已经有五六年了。”刚刚和邻居每人买了两箱五常大米的李阿姨说。

  近年来,玉米糊等粗粮精深加工产品也赢得了不少上海消费者的青睐。在喜乐多超市,四款新上市的玉米糊销量逐月递增。生产玉米糊的哈尔滨兴利米业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光兴乐得合不拢嘴:“三个月时间,我们的产品不仅通过商超顺利打入了上海市场,还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回头客不少。”

  2

  看销售:

  利用“物联网”新技术渠道共享组团经营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上海市政府打造的国际性农产品交易平台,现有的52个展馆中,哈尔滨馆的业绩排名第二。上海人为啥认哈尔滨的产品?因为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工程全都可以追溯,究竟是咋种出来的,消费者可以自己看。

  “你这大米真是绿色的?”面对消费者的疑问,哈尔滨呼兰大用合作社社长林永明打开电脑,给消费者现场“验明正身”。只见电脑显示出了大棚内的实时图像。“哎呀,这下子我们买东西就放心多了呀。”上海市民李曼看到老林的演示后,赶紧订购了一箱大米。在该中心的哈尔滨馆,老林的“现场展示”格外引人瞩目。通过“物联网”技术,上海市民可以看到哈尔滨作物的种植情况。“农产品到底是咋种出来的,我们说一百遍,不如消费者自己看一遍。”老林说,“粮食从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包装全都实现了可追溯。现在我们40多个大棚都安装了这套产品溯源监控系统,一年之内,其余的大棚也将安装完毕。”

  哈市绿色农产品在上海俏销,这背后可有咱哈尔滨绿色农产品企业家的巨大付出。早在2008年就进入上海市场的黑龙江佰益食品华东营销区开发总监王琳深有感触,“超市说让今天打折,你就没有半分转换的余地。”为了打破超市的束缚,该公司将工作重心向餐饮、特产专卖店转移,“目前,我们已成功打进上海37家四星级以上的宾馆、500余家中高档酒店。此外我们也已顺利入驻了东北菜馆和特产店。为了让哈市的优质农产品更加顺利的进入上海市场,我们愿意将我们的销售渠道与大家共享。现在北大荒酒就借助我们的平台成功打进了上海市场。”王琳说道。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