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向的路牌为蓝色。南北向的路牌为绿色。新路牌上附着了工程级反光膜,夜间可反光,方便过往司机观察。路牌经过静电喷涂,抗腐蚀、耐老化。新路牌的基座上安装了钢护套,更牢固更安全。
东北网12月24日讯 23日,42组崭新的欧式路牌在西大直街与和兴路交口完成了最后一块的安装,集体亮相城市东西轴线部分路段。
这组按照统一部署、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组织设计安装的首批新路牌有了不少功能上的改进,不但对东西、南北方向道路用蓝绿颜色区分,更对交叉方向指示牌进行了错落设置避免了相互遮挡,同时报修电话铭牌直接贴在路牌杆上,方便市民发现问题及时投诉报修。
更科技:夜间反光方便观察
这42组新路牌全部分布在学府路哈南零公里瓦盆窑收费站至和兴路路段。昨天上午,记者乘车来到瓦盆窑收费站,刚过收费站入城口的第一个路口处,就能清晰地看到一块漂亮的欧式路牌,其指向为“学府路”和“学府东路”,这是哈市东西轴线新更换的第一块路牌。
记者一路观察下来,发现42组新路牌安装的点位设置均比较合理,有的在花坛边缘、有的在十字路口人行道稍偏向内的位置,不遮挡行人及车辆视线,便于瞭望。
东西向的指向牌为蓝色,南北向为绿色。两块指向牌均设计为箭头式,指向明确。
新路牌上还附着了工程级反光膜,夜间车灯照射会产生反光效果,方便司机观察,夜间行车也不会迷路。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说:“路牌上的墨绿色泽为静电喷涂,抗腐蚀、耐老化,适合高寒城市”。但由于标牌面积有限,标牌上还无法体现出所在街路门牌的排序方式。
更安全:新路牌能抗10级风
为提高路牌的安全性,与老式路牌相比,新路牌的基座上都安装了钢护套,材质均为无缝钢管。安装前,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委托特种材料公司对新路牌进行了抗风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安上护套的新路牌能抗击10级大风。遇到大型车辆刮碰,新路牌也不会轻易被刮倒撞断。
而为了提高路牌安全性,设计之初还有不少波折。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路牌上的两块指向牌与牌杆相连处都有一块长方形的连接块,但这样会增加路牌的不稳定性,最终的设计图纸把连接块去掉,将指向牌直接固定在路牌杆上。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新路牌也更注重了“售后服务”,仔细观察,在牌杆还贴着一块标有“82368197”电话号的小铁片。据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市民发现路牌破损、污秽或倾斜倒伏,可拨打这部电话,工程巡视人员几分钟就会到现场抢修。
更协调:融入街路简欧风格
近日,如果市民行走在学府路等城市东西轴线已改造完成的路段上,就会发现新路牌、地铁站台、信号灯、路灯、绿化带栅栏、候车亭的颜色和风格均和谐一致,主色调是墨绿色,设计风格均是欧陆风情。虽然这些公共设施由不同部门设计安装,但各部门在设计时均遵循了“统一风格”这个宗旨。
正在改造的城市东西轴线是由学府路、东大直街、西大直街、一曼街、南通大街、东直路6条城市主干街路组成,全长18.8公里,东西中轴线上镌刻着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印记。
对于寻找街路门牌单双号蒙圈转向的市民,地名专家给出了一个“窍门”:在街路上,如果从东向西走,左手是双号、右手是单号。从南向北,左手双号,右手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