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2月24日讯 近日,一张哈市冰糖葫芦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冰糖葫芦可不寻常,它是由翠绿的黄瓜、鲜红的山楂搭配而成的,网友直呼,冰城的糖葫芦高端大气上档次啦!

冬季小吃的大生意经
一辆自行车绑着一个插满冰糖葫芦的柱子,在巷口“糖葫芦儿”地叫卖着,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如今,这种方式已不多见,记者发现,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固定的冰糖葫芦摊位存在,而在哈市的各大冬季旅游景点,冰糖葫芦更是成为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冷饮厅门前,游客络绎不绝,马迭尔冰棍和各色冰糖葫芦摆在一起甚是好看。菠萝、草莓、葡萄……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有24种,其中一种绿色果子做成的冰糖葫芦非常“惹眼”,傅说这种果子叫“绿悠悠”,是像小柿子一样的水果,“前些日子,我们还用冻梨、冻柿子、冻桃甚至木瓜制作糖葫芦。”师傅表示,试验后因为样子不招人稀罕就没卖,不过他们只要遇到一些新奇的蔬菜、水果就会试一试。当记者问道一般会制作多少种冰糖葫芦售卖时,师傅开玩笑地说:“这个看心情,一般20种打底。”

据介绍,这里的生意自入冬后一直非常红火,师傅告诉记者,平日卖上千串,节假日能卖四、五千串。而这冰糖葫芦的魅力,让很多外地游客都无法抵挡。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顾女士告诉记者,她第一次来哈尔滨,再冷也要买一串糖葫芦吃,咬下一块,冰、甜、酸三种感觉糅杂一起,舌头都酥了,顾女士表示,冰糖葫芦是留给她最深刻的冰城味道。
据了解,现在哈市景区冬季经营冰糖葫芦的摊位,除了部分是个人制作外,更多的是规模企业在连锁经营,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标志品牌。冰糖葫芦的销售额逐年在增加,从冬季小吃到特色行业,小小的冰糖葫芦在冰城冬季旅游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也成为了冰城冰雪旅游的一个大生意。

红红的“葫芦”成风景
背后是屋顶的白雪,手里拿着红红的糖葫芦,还有什么比在冰爽的天儿里,“嘎巴”一声咬下一口酸甜更酷的吗?来冰城看冰雪的游客都说,要的就是这感觉!哈市冬季旅游各大景区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冰糖葫芦是每年招商不可或缺的一项,已成为冰雪旅游的一部分。
54岁的张天生已经买了近十年冰糖葫芦,他说,这两年真有点当名人的感觉,尤其是南方客吃的时候总爱拉着他照上两张像。张天生说,在哈尔滨,就应该叫糖葫芦,这才是咱们这儿最正宗的说法。他在网上也看了一些这方面的照片,哈尔滨糖葫芦和北京、天津还是有区别的,“他们那儿显得精细,咱们这儿透着实惠”。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张老师对记者说,黑龙江的冰雪特色赋予了冰糖葫芦特殊的内涵,有了这个城市独特印记的冰糖葫芦,也成为了冰城的一个冬季旅游景观。如何让游客眼中的风景,变成冰城冰雪名牌的一部分,乃至进一步进行行业产业化升级,市场本身已做了很多,接下来冰城人应该继续探索。
旅游产品开发应向冰糖葫芦学习
23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如今的冰糖葫芦已不再是单一的糖皮山楂了,样式发展出二十多种,有串装的,有水果组合的,有夹馅、裹巧克力皮儿的……制作师傅也表示,近十年间,哈埠冰糖葫芦已进行了三次样式改变和创新。
道里菜市场门口前,一位糖葫芦师傅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已卖了十年糖葫芦了,小时候只有山楂和山里红两种,十年前出现了黑枣、小柿子、苹果等种类的,五六年前,香蕉、草莓、奇异果为主的开始火了,而这两年,菠萝、火龙果也加入其中。记者看到,摊位上几十串冰糖葫芦有豆沙馅的,有外面裹花生、巧克力酱等各种改造的,让人垂涎欲滴。师傅自豪地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
张老师认为,冰城冰糖葫芦的发展给我们很多启发,很多传统旅游产品不考虑市场变化,几十年一成不变,最终不被消费者认可。如何在保持传统中不断创新,小“葫芦”看出大问题,让生产者始终有巨大发挥空间,让管理者进行合理宽容的指导,冰城旅游产品开发该向小小的冰糖葫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