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日讯 到本月1日,哈市出租汽车行业“低速等时”计费规则已实行1个月。期间,无论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适应,“低速等时”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市民和的哥的习惯——很多乘客开始慎重,甚至拒绝合乘,一些出租车司机也为了拉乘合乘,选择放弃收取“等时费”。
对此,很多人把未出台“低速等时”相应收费细则,合乘车费只能由乘客和司机协商作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市民认为,“低速等时”条件下的合乘要明确如何收费,不能协商了之。
乘客多等几分钟也不愿合乘
是否合乘各有苦衷
“打车比以前贵了。”自上个月实行“低速等时”以来,很多“打车一族”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家住乐松广场、单位在公路大桥附近的市民王丹告诉记者,以前打车上下班车费大概18元,“低速等时”后,堵车也计入了打车支出,打车费超过20元成了常态。“和朋友吐槽发现,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遭遇’,甚至有的人一次等时费就花了10多元。”“出门打车变得越来越不划算了,特别是合乘的时候。”这是王丹和朋友们的一致看法。
上个月26日,圣诞“狂欢夜”,小周和朋友从和平路打车到地段街,由于雪后路滑,加上圣诞节期间出行的人数众多,小周一路遇堵。“到了哈站一带,车干脆不动了,堵了半个多小时。再加上合乘,干坐着就花了十多块钱,车费比平时翻了一番。真心疼啊!”小周抱怨说。“以后多等几分钟空车也不想合乘。”
协商收费频发矛盾
如何收费着手调研
“分时计价”今年或实施
早在上个月“低速等时”实行初期,就有不少网友列举出一些国内主要城市出租车合乘期间发生“低速等时”的收费细则,希望哈市也能借鉴他山之石,完善出租车的计费规则。
北京市规定,乘客合乘将各付共同路段车费的60%,也可以打印多份发票。如果是两人同时上车,但先后下车,那么先下车的乘客负担当时车费的60%,后下车的乘客负担合乘部分的60%车费以及单独乘坐路段车费。多人乘车付费方式以此类推。
网友@实力雄厚的张大全说,南京市在实施“低速等时”后,去年试水安装了出租车“合乘计价器”,用数据来规定合乘情况下等时费到底如何收取。
针对哈市实施“低速等时”一个月来出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出租汽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目前,出租车管理部门正在根据乘客的意见和实际运行情况,着手准备对“分时计价”方式进行调研,计划在“低速等时”实施一年后,对哈市出租车计价方式进行完善。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时计价”,是指计价器可以分别计算不同乘客乘车时的不同里程,并科学计算计时费用,实现合乘乘客各算各的费用。
的哥不要等时费选择多合乘
乘客抱怨打车“多花钱”,一些出租车司机则表示无奈。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名的哥中,很多人都说“低速等时”的收入低于预期。“每天只能收到四五份‘等时费’,很多乘客也不愿意合乘了,所以一天下来平均比以前少赚五六十元。”一名司机说。因此,一些出租车司机宁可不要等时费也选择多合乘。
按规定,目前出租汽车行驶3公里之内不收取等时费。本地市民大多去的地方也都不远,大多数以4公里左右居多。“低速”收费了,却没收到“等时”费,这让不少的哥大倒苦水。微信网友“博士后面的人”说:“周一遇上班高峰,刚跑1公里多就堵在公滨路了!半小时后冲出堵车范围!超出3公里!低速懒懒地启动了可怜的几十秒!乘客下车了!”微信网友“张忠成”说:“一般情况下,不等‘低速等时’实施,乘客就到地方下车了。”
司乘共盼合乘计费有标准
“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出台合乘情况下‘低速等时’的收费细则,所以很多乘客都开始谨慎选择,甚至不选择合乘。这也是司机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一些市民说,经过一个月的实践,他们由从前的“见到出租就招手”,变成愿意在路上多等一会儿乘坐空车。“本来合乘车费就是和司机商量,现在又加收了等时费,最后车费咋收都是本糊涂账。”所以,在合乘计费标准出台以前,为了少惹纠纷,很多人宁愿多等一会儿乘坐空车。
一些因为等时费引发司乘纠纷的乘客,更期盼着计费标准尽快推出。“低速等时”推出首日,市民王瑞从黑大附近打车到红旗小区。“平时这段路一般是23元左右,结果这次花了34元,司机告知里面含有等时费。”王瑞的乘车发票上显示,里程数为16.2公里,单价为每公里2.85元,等候时间为16分钟。王瑞对计时费提出了质疑:“我上车前已开始计‘低速等时’了,前面下车的乘客也交了等时费,为啥我还要再出一份等时费?”对此,市民薛先生认为,有关部门应明确规定“低速等时”下合乘应如何收费,不要让司乘双方协商,这样容易引发矛盾。
同样,出租车司机也在期盼着计费标准尽快出台。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的哥表示,早晚高峰时段他们会放弃“低速等时”选择合乘,他们的收入较以往并没有太大差距。“因为容易产生纠纷,我们也不愿和乘客商量车费,再说毕竟合乘才是最赚钱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直接抹掉了“低速等时”费。如果出台了合乘时的“低速等时”费标准,车费收取就有据可依,我们和乘客就都不用担心发生纠纷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