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八成受访市民希望 合乘等时可以二选一
2013-12-11 09:45: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石岩松 褚晓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片。

我不合乘。

  东北网12月11日讯 哈市出租车行业实行“低速等时”已有10天,出租车行业和以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乘客对“低速等时”有何反应?司乘之间的矛盾焦点多集中在什么问题上?记者对百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八成受访者认为随着新的计价方式出台,“低速等时”条件下合乘要明确如何收费,不能协商了之。合乘、“低速等时”二选一,成为八成受访者的一致建议。

  七成乘客打车“贵”了六成的哥赚得少了

  哈市出租车自本月1日起实行“低速等时”以来,市民普遍反映打车比以前贵了,等时费少则两元,多则十多元,出门打车变得越来越不划算。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当中,七成以上表示,打车钱比原来花得多了,两成觉得与平时变化不大,还有不到一成人放弃打车。

  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李女士家住闽江路,工作地点在太平桥,红旗大街是她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李女士说,以前打车上班也就十六七元钱,现在打车费超20元成了常态。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多名的哥,六成以上称“低速等时”的收入低于预期,每天只有四五个活儿因为低速时间累计超过5分钟收费,而且也不能随意合乘了,一天平均比以前少赚五六十元。其余的哥则表示,早晚高峰放弃“低速等时”选择合乘,收入差距不大。

  “打车的明显少了。”的哥王占林说,以前早高峰满大街都是打车的,现在很多空车溜活。王占林说,实施“低速等时”前,一个白班能拉20多个活,其中有八九个活能顺路合乘,一天400多元不是问题。“低速等时”实行后,一天还是能拉20多个活,其中有五六个可以收到“低速等时”费,顺路拼客少了,每天收入的二三十元等时费和以前合乘收入的百八十元相比就少了一大截。

  实行刚10天问题不断冒

  “低速等时”实行了10天,市民打车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半数调查对象表示,打车时改变了以往先询问再上车的打车方式。

  “以前我打车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师傅,我去某某地儿顺路吗?’”市民曹先生说,现在他不问了,路上的空车也多了,只要不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在路边多等一会儿就能打着空车。

  到一个地方该走哪条路线,“低速等时”后很多的哥开始和乘客商量着来。的哥王领说,原来载客只要考虑路程最短就行了,现在还得考虑经过的地方堵不堵车、信号灯多不多等综合因素,经过这几天的适应,他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乘客上车后路线怎么走大家商量着来。

  “低速等时”实行后,乘客和的哥都在不断适应新变化。记者通过调查100名市民后发现,10天磨合期,市民打车时集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开启了‘低速等时’,有时的哥还拼客,那计时后上来合乘耽误的时间咋算?”市民徐女士的疑问,曾在实行“低速等时”首日进行过解答,有关部门给出的说法是司乘人员商量着来。这一商量,许多问题就来了。

  市民王瑞1日傍晚从黑大附近打车到红旗小区。他上车前,已有一位女乘客在车上去东北林大。“平时这段路一般是23元左右,结果这次花了34元,司机告诉我有等时费。”王瑞要了乘车发票,上边显示的金额是44元,其中里程为16.2公里,单价为每公里2.85元,等候时间为16分钟。王瑞对计时费提出了质疑:“我上车前已开始计‘低速等时’了,前面下车的乘客也交了等时费,为啥我还要多花8元等时费?”

  王瑞的疑问也是诸多“打车族”共同面临的问题。八成受访者表示,“低速等时”后再合乘,协商车费变成了给多少司机说了算,明显不合理。

  六成质疑:司机拼客费时为啥乘客买单?

  “超过3公里,问都没问我就停下揽客,停一次就耽误十几秒,这要是上来个人时间就更长了。”市民王女士说,以前没实行“低速等时”,的哥停车揽客她不反对,现在有了等时费,的哥停车揽客占用的是乘客的时间,“超过5分钟还要多花车钱,司机浪费的时间为啥我们买单?”这也是6成接受调查对象共同的疑问。

  大家纷纷表示,当行驶里程超过3公里后,一些司机看到路边有打车的还是习惯性减速询问“上哪啊?”一减速再一加速计时费就可能多蹦几十秒,反复问几次三四分钟的时间就蹦出来了。

  五成反映:的哥爱挑信号灯长的路走

  五成以上受访者集中反映,的哥现在都爱挑信号灯较长的路走。

  “原来打车他们都是争分夺秒赶紧开,从来不磨蹭。”经常打车的市民朱女士说,这个月开始她就遇到过很多次的哥有能避开红灯的小路不走,专挑信号灯时间长的大路走。

  “4日我打车经过哈药路去前进路,交口的红灯100多秒,完全可以从建国北六道街绕行躲过红灯。”市民荣先生说,当时他眼看着计价器上的时间一点点涨,心里感觉很不舒服,“为2元钱吵吵一顿也不值,想想就算了,但心里还是很憋气的。”

  两成遭遇付款时“蹦字”

  在实行“低速等时”后,记者曾接到过这样的投诉,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乘客在车上掏钱的时候等时费又蹦字的情况。

  受访市民刘志国说,他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计价器显示9元钱,他坐在车上将50元钱交给的哥,的哥掏出零钱找钱时,“低速等时”继续累加刚好超过5分钟,在和的哥协商后,大家各退一步,司机收了11元车费。“到达目的地还计时,太不合理了。”刘志国说。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认为,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就应将表抬起,终止计时。而的哥则表示,冬天这么冷,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在温暖的车上等待找钱,也是在享受服务,所以不应该停止计时。

  受访者普遍建议

  合乘、低速二选一

  对于“低速等时”如何在冰城更好实行,的哥和市民纷纷给出建议。的哥期盼哈市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上车就开始计时;而在调查的百名市民中,八成人希望尽快完善管理条例,“低速等时”和合乘同时存在时,要明确车费怎么收,不要双方商量。大家纷纷提出,短期内合乘和低速二选一或许是解决矛盾较为可行的一种方式。

  刘啸民是位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老司机,平时每天拉载的乘客中,有六七成乘客车费仅为9元起步价。刘啸民表示,本地市民大多去的地方都不远,道里商圈到博物馆商圈算是容易堵车的路段,可是这两个地方的距离也才3公里,根本用不上“低速等时”,没达到5分钟“蹦字”的标准。

  有刘啸民这种想法的司机还有很多。龙运现代公司的哥王滨立表示,哈尔滨城市并不算大,一般3公里以内是最堵车的地点,他们都希望“低速等时”可以缩短等时里程或采取零公里等时。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早已实施零公里“低速等时”,乘客上车即开始启动“等时计费”。

  在受访的百名市民中,八成以上建议合乘、“低速等时”不要混搭,应二选一。市民商先生建议,在“低速等时”方案实行初期,是合乘还是“低速等时”应二选一,“要么采取合乘不收等时费,要么就收等时费不合乘,这样做矛盾应该能少许多。”

  受访市民杨女士认为,有关部门应明确规定“低速等时”下合乘应如何收费,不要让司乘双方协商,这样容易引发矛盾。同时,杨女士盼望相关部门早日出台“分时计价”,“自己就掏自己所花里程和时间的钱。”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