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黑救护”医院揽生意见缝插针 活人死人都拉(图)
2014-01-03 08:32:34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讯 近日,于先生向反映,一些“黑救护”驻扎在我市一些医院里揽活。这些“黑救护”不干急救的活儿,主要负责运输,活人死人都拉。

一病人被送上“黑救护”。

  “干‘黑救护’的人不具备医学常识,车内急救设备也很简单。”于先生对使用此类车的患者安全表示担忧。

  记者经过多日的暗访调查,了解了我市“黑救护”的生存现状:抓住正规军急救资源配置匮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空档,“黑救护”死人活人都拉,获取暴利。

  读者报料:“黑救护”驻扎医院,名片随处可见

  2013年12月29日,于先生向报料,他在油田总医院护理病人时,有人到病房塞给他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接送出、入、转院(救护车)”的字样。于先生说,每天都有人到医院送这样的名片,内容差不多,但联系人和电话都不同。于先生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黑救护’吗?这车能安全吗?”

  接到报料后,记者来到该医院。只走了几个病房,便找到多张不同“黑救护”的名片。这些救护车,有的车辆什么标识都没有,从外表看就是普通的私人商务车,也有的车辆印有一些民办医院的标识,挂着医用救护车警灯,但均不是正规救护车。

  记者通过一位护工得知,这些“黑救护”经常驻扎在各大医院“蹲活儿”。他们不单运送病人,有需要的话,也充当灵车运遗体。

  记者在病房寻找名片时,遇到一名护士,她询问记者来病房的原由。记者说,有亲属要出院,需要救护车。护士称她有号码,说完拿出自己的电话,翻出一个电话号码给记者写在纸上。


“黑救护”车内的简单配置。

  记者调查:“黑救护”设施不少,想用需另花钱

  这些“黑救护”的名片上,除了印有车内备有急救床外,还印有“吸痰器、氧气、呼吸球囊”等。那么,这些备有急救器材的“黑救护”,是否能够保障转运患者的安全呢?

  记者在医院住院部的门前蹲守,看到某民办医院的救护车停车后,司机与同行妇女走进了住院部。之后,该妇女从住院部楼上到救护车之间,往返几次倒腾物品。通过她打开的车门,可以看到车内除了急救床外,还有两个蓝色的氧气瓶。是否有其他急救器材,记者看不清。过了一会儿,还在输液的患者在司机和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救护车前。

  为进一步了解“黑救护”的情况,记者以要往齐齐哈尔某医院转运患者,想看看车况为由,拨通了“黑救护”名片上联系人赵先生的电话。赵先生称,他刚好往医院来,快到了。

  约10分钟,记者在急诊停车场内见到赵先生。他驾驶银色瑞风商务车,从外表看只是普通民用车,无广告宣传字样。车窗贴着深色车膜,看不清车内装饰。赵先生打开车门,只见车内横着一张可升降的急救床,门口处放着一个蓝色氧气瓶。驾驶座椅靠背后面,放着一个整理箱和一个红色的小水桶。

  记者:师傅,你开这车多久了?赵先生:那时间可长了。

  记者:那是多长时间呢?病人挺重的,怕不安全。

  赵先生:你放心,我都开8年了。记者:有担架吗?

  赵先生:有。在床底下呢。

  记者:有其他的急救设备吗?有没有医护人员?路上出啥紧急情况咋办?

  赵先生:吸痰器啥的都有,在那箱子里。需要护士的话,加200元钱。

  记者:是专业护士吗?到齐齐哈尔多少钱?

  赵先生:护士是本院重症监护室的,到齐齐哈尔市里1200元。

  记者:要是不带护士的话,这些急救设备你会用吗?

  赵先生犹豫一下,未直接回答记者问题,只是强调:“200元钱带个护士就行了,别人这价都找不来。”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以赵先生索要的这个价格,到齐齐哈尔去除往返油钱及高速过路费外,他能净赚700元左右。


  行业内幕:活人死人都运,急救殡葬都不专业

  2013年12月31日,记者仍以往齐齐哈尔运送患者为由,拨打了多个“黑救护”的电话,索要费用均在1000元至1400元之间。

  其中,医院护士提供给记者的王姓司机要求记者将患者详细情况告诉他,他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配备医护人员,但要另外加价。王姓司机还说:“我们护士都是医院的,有的黑车,拉着自己媳妇就说是护士。”

  随后,记者拨打另一家民办医院“黑救护”的联系电话,联系人也姓王。记者称有患者去世,遗体要运往齐齐哈尔。王先生说:“至少1500元,用我车没人截咱们。”

  根据《黑龙江省殡葬管理规定》的第二十三条,火葬区内死亡者遗体应当坚持就地、就近、方便的原则火化。因特殊情况需运往外地火化的,应当经当地殡葬管理机构批准,并办理运尸手续;第二十四条,火葬区内死亡者遗体的运送业务应当由殡葬服务机构承办,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经营遗体运送业务。

  记者与这位王先生联系时,他并未告知记者需要办理这些手续。

  某医院正规120急救护士告诉记者:“我们正规120,每次出车回来都得消毒。那些‘黑救护’能认真消毒吗?我知道几个车,都不消毒,最多用水擦擦,拉完遗体不消毒再拉患者,真让人担心。”

  市场生机:正规救护车不足,“黑救护”见缝插针

  “黑救护”并非只是我市有,全国许多城市都有,甚至一些城市的“黑救护”通过手段获知急救消息后,和正规120抢生意!这些既不专业又有隐患的车辆,缘何会占有市场呢?

  对此,我市120紧急救援中心徐主任介绍,我市主城区仅有19辆救护车,这相对于133万人口来说明显供不应求。为保障主城区的急救工作,除医院特别急需转院的患者外,我市正规120不向市外转运患者。

  正规救护车不足,再加上“不出市”管理规定,给了“黑救护”生存空间,致使“黑救护”迅速发展。据统计,仅东城区民间120就有10多辆。

  “黑救护”配备的硬件急救设备,与“正规军”相差甚远,“正规军”配备的很多急救设施(如心脏急救类),“黑救护”是没有的。另外,没有医护人员跟随,一旦发生意外,不但会危及患者生命,运输人员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