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种地打粮,由古至今。但时下大庆的一块地能打多少粮,老天的作用已越来越小,更多的取决于现代生产力。一向以工业著称的大庆,农业开始在全国越叫越响。
在新年前夕全国第二届“玉米王”挑战赛上,肇源大庙村现代化旱作农业示范区1.3万亩玉米,以亩均产922.8公斤位列“榜眼”,拔得龙江“头筹”。像大庙村这样的“吨田”示范区,全市已有100万亩。尽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仍达128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大庆连续3年用全省5%的种植面积实现10%的产量,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殊荣,肇州、肇源、林甸三县稳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序列。
那么,十年九旱,种植业禀赋并不占优的大庆,耕地缘何如此“有劲”,巨大的生产力因何形成呢?
传统栽培方式悄然变革
辈辈相传下来的种植业耕作栽培方式,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如今在大庆正悄然变革。旱田小垄变大垄,原先每个小垄宽65公分,两小垄130公分,变成一个80公分的大垄和一个50公分的小垄,这样每亩地的株数可以由原来的3000株增加到5000株,产量由900斤提到到1500斤,两年来全市小垄变大垄面积已达到120万亩、纯增8亿斤;水田小池变大池,原先水田大都沿江沿河而建,以盐碱地、低洼地为主,池埂一般按高低设计,绝大多数水田都是小地块,最小的仅3分地,田内埂埂相连,浪费耕地不说,机械化作业根本实施不了。两年实施22万亩小池变大池、平埂还田,相当于增加了2.2万亩的水田面积,而且亩均用水量也由原先的800立方米减少到500立方米,且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插秧和收割。
哪个品类值钱扩大什么
近年国家政策稳定,尤其大庆本地农业“龙头”带动,什么来钱种什么,哪个品类值钱扩大什么,这种市场带来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农民自发种植业调整,大豆由3年前的70万亩调整到20万亩,大豆常年亩产350斤、每斤2元,玉米常年亩产1500斤、每斤1元,亩增收入800元。与此同时,甜菜由30万亩调整到5万亩、马铃薯由25万亩调整到7万亩。既调高了产量,更调出了效益。
科技从“兜里”走向田间
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从农技人员的“兜里”,走向了田间地头。两年来市县区政府投入1000万元,技术和资金引导鼓励农民自制高杆行走式喷雾机3500台,购买现代化喷雾机200台,有效控制住了大田玉米螟危害;投入仅160万元,建设三处简易机场,连续两年大面积突发玉米粘虫后,均可实现飞机撒药同防同治,小投入控制了大损失;强制推广玉米叶片敛式品种技术,加之小垄变大垄技术,前者有效控制叶片空间距离,后者增加作物面积,亩均增加2000株,相当于全市平增了100万亩玉米面积;与此同时,水稻智能化浸种、工厂化育秧和社会化服务已覆盖全市148万亩水田的60%以上。
一半耕地不再看“老天脸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农机等基础性投入,市财政每年1.1亿元的专项资金从不含糊。近年来全市新打大小机电井7万眼,全市抗旱保收田扩大到600万亩,55%的耕地不再看“老天脸色”;仅在去年全市就购置进口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收获机及植保机等设备4100台套,使得全市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4%。
生产主体最大释放活力
按照现代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支持三农率先从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60个果蔬园区入手,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明确生产责任主体,以合作社、农业企业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达到1260个,其中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232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200万亩,申报的60个大型现代农技专业合作社,已获省里批复。与此同时,整合政府水利、农机、农电、农技涉农资金,优先向能够突破生产关系、释放农业生产力的示范区和园区等重点领域项目投入,四两拨千斤。
边边角角成为增量
当下全市“红线”耕地1154万亩,天道酬勤,松嫩两江沿江滩涂开发一块,红岗等油田生产区边边角角恢复一块,农户房前屋后挤出一块,肇源、杜尔伯特个别干涸水面区还耕一块,还有废弃地整理复垦一块,东一块、西一块,几年算下来百万亩。去年洪涝造成全市100.7万亩耕地绝产,“增量”刚好补齐。
收入超500万大户20个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大幅提高,不但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也催生了大庆农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市农委主任方洁认为,这一方面体现在过去不愿种地或种不好地的农民,能够主动放弃经营权,进入非农产业,农民的收入机构发生了变化,更加接近城镇。而那些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也依托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大户,正在向“职业农工”过渡,种植业的收入历史性增加,比如林甸吴式三兄弟水稻合作社年收入1900万元、肇州李学种植业合作社年收入700万元、肇源继朋玉米合作社年收入600万元、让胡路区土金农机合作社年收入1000万元,不完全统计,全市年收入超500万元的种粮大户达到20户、超100万元的1000户;二是推动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三农流动,去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16.3亿元,除用于农业生产外,近半数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发展;三是推动了各级涉农干部的服务方式根本性转变,如今各级政府不再把催种催收或种什么、调什么作为指导和服务的重点,而是能够腾出精力更多地去关注,农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儿了,更多地去研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最大化了。
综合这些历史性变化,方洁认为:大庆农业生产,已向市场配置资源的探索和实践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