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3日讯 从启动搬迁到居民全部搬离,道外新一内涝棚户区的搬迁安置速度再次刷新了冰城棚改工作的诸多纪录,更让生活在棚户区的居民们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当年,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8万套、竣工4.2万套,同时制定订出台了公租房配租和使用办法,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面的保障房体系。一个又一个中低收入家庭魂牵梦绕的新居,指日可待。
广厦惠民生棚改再提速
“哎呀,真敞亮啊!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76岁的赵凤翔老人拿着钥匙打开新家大门的那一刻,难抑心中的感慨。建筑面积112平方米的房子南北通透,15层开阔的视野,景色一览无余。回想起进门那一刻的心情,正忙着装修新家的赵凤翔至今仍记忆犹新。他和老伴在向江社区的土房里住了50多年,近些年来,每到雨季,屋里的积水都没过膝盖,在家待着只能穿水靴,出门更是一路泥泞,连个锻炼身体的地方都没有。“新房楼下有花有草,还有广场能锻炼身体,老伴比我还高兴呢”,赵大爷说,装修完工后他们要争取在新家过春节。
为保证新一内涝棚户区抢险搬迁工作依法有序快速推进,在道外区快速组织实施征收和拆违工作的同时,市住房局、市征收办、市棚改办、市规划局等多部门现场办公,迅速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全部办结向江社区、北岗社区棚改立项和房屋征收手续;并开通6台看房直通车,接送居民到民生尚都看房选房;市交通局协调95路公交车队,迅速开通民生尚都至向江社区区间大站快车,方便被搬迁居民出行;市教育局和道里区政府安排新一地区被搬迁居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一系列惠民政策有力促进了抢险搬迁顺利实施。
从8月9日正式启动整体搬迁到9月4日3317户居民全部搬家撤离,短短27天时间,新一内涝地区大搬迁创造了我市棚户区整体搬迁的“奇迹”。
新一搬迁,是我市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一个缩影。
据市住房局负责人介绍,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市委、市政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的“一号民生工程”。去年一年,全市共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8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11%;实现竣工4.2万套保障房,完成年度计划的107%;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2.4万套,竣工3.6万套。
“安居不是梦”保障全体系
“这回我们三口人真的有‘家’了。”在去年12月12日进行的廉租房公开摇号配租大会上,低保户姜开伟高兴地说。这些年,靠低保生活的姜开伟一家三口始终没有房子只能租房居住。随着房租不断上涨,一年搬三四次家都习以为常了。当天,与姜开伟一样的2900余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都得到了实物配租的廉租房。
据市住房局负责人介绍,我市自2003年开始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以来,至目前已有2.7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方式圆了“安居梦”——全市已实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仅去年就提供2942套廉租房,是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数量最多的一年。
“过去我市廉租房多是政府收购的二手房,不仅房子老旧、使用面积相对较小,而且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相对偏低”,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筹集更多的廉租住房房源,改善住房条件,我市于2007年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在新建住宅项目中按2%比例配建廉租房”。通过这一机制,我市的廉租住房房源从2007年的138套,增加到目前的7455套,并将以每年2000套左右的速度递增,由此我市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已经向实物配租为主、租赁补贴为辅的方向转变。
随着保障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我市保障房的保障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去年10月1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哈尔滨市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和使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政策的推出在有效解决了“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使得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在棚改房、经适房、廉租房基础上更趋完善。
化解“问题房”百姓得“安居”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住在公滨城市花园小区的王女士非常着急:“入户10年了,产权证迟迟办不下来,今年孙子上学将成难题。”随着一座座新楼盘拔地而起,成千上万户家庭入住新居。但一些居民入户多年却办不了产权证的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和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
房屋作为公民的不动产,能否办理产权证,直接影响着房屋的上市交易和增值保值。但是受多种原因影响,如建设单位违规建设、超建;建设审批、验收手续不全;个别开发单位没有按时竣工验收,或没按土地、规划等设计要求操作等,导致我市自1999年以来,包括商品房、棚改保障房、单位自建房等在内的135个项目、上万户购房居民无法及时办理产权证。
为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去年我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涉及规划、建设、国土等多个相关部门,针对每一个项目深入调研、认真梳理。采取主要部门联动、集中办公、集体会签的办法,对135个项目逐个研究解决办法,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原则分批解决。
作为牵头单位的市住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个部门的集体会签,已经先期解决了双兴小区、龙橡社区、市农科院等在内的5个项目的产权证问题,使2000多户居民直接受益。该负责人表示,力争今年底,使全市存在办证难题的135个项目、上万户居民全部领到房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