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15日讯 记者了解到,进入1月以来市儿童医院日门诊量超2000人次,比平日门诊量增长近三成;在最近半个月的患儿中,约四成为呼吸系统疾病。
病房走廊挤满患儿四成患感冒
“儿子连续发烧两天,体温39.3℃,半夜抱到急诊室,几乎全是高烧的……”
昨天上午,在市儿童医院静点室外,几名患儿家长正在交流病情。记者依次走访4个静点室发现,静点室内、外坐满“打吊瓶”的患儿,呼吸科病房的走廊也挤得满满当当。
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岩告诉记者,冬季一直是哈市感冒的高发季节,一般在11月、12月开始逐渐增多。但今年儿童感冒高峰“来得晚”,患儿也比较集中。
多数患者是“混合感染”比单一感染难治疗
记者在哈医大四院呼吸内科门诊看到,感冒患者排着长队等待就诊。朱莉莉主任告诉记者:“这茬感冒特别凶,与以往不同,此次病毒、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特别多。与单一感染者相比,混合感染的患者更难治些,其感冒症状多为发烧、嗓子疼、咳嗽等。”
朱莉莉说,元旦过后,感冒患者突然多了起来,患者比平时多了两三成,其中很多是气温突降被冻感冒的。
朱莉莉表示,这段时间如果患上了感冒,最好先到医院查血常规,仔细查查到底是什么感染,好对症治疗。如果发烧到39℃以上,并持续两天以上,到医院检查时一定要拍个胸片,确认一下肺部有没有阴影,是不是患上了肺感染。
静点未必好得快充分休息也很重要
哈医大二院急诊内科副主任陆莹告诉记者,到医院就诊的感冒患者中,有八九成患者看医生就要求“点滴”治疗。
“如果是单纯的感冒根本不用点滴治疗。”陆莹说,感冒康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需要3至7天,即使是静点病期也不会有明显缩短,所以如果只是流鼻涕、关节酸痛、嗓子疼、咳嗽、或低烧发烧在两天以内的感冒患者可以口服药物,根本无需静点。
此外,感冒要注意充分休息,感冒期间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过度运动,以免引发心肌炎。老年人如果患上感冒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呼吸道类基础性疾病的、长期卧床的老人一旦感冒要及时就医,以免引发肺感染加重病情。
各医院病房静点室纷纷“爆棚”
最近半个月,受近期气温骤降、室内外温差大的影响,哈市各大医院感冒患者“爆棚”——无论是门诊静点室还是呼吸科病房,感冒发烧患者都较平日增长近五成。
患者激增近五成,多为“混合感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茬感冒以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居多,专家提醒市民最好先到医院查血常规,仔细查查到底是什么感染,确定病因好对症治疗,切勿盲目用药。如果持续发烧应该拍个胸片,确认一下肺部有没有阴影,是不是患上了肺感染。
对无基础性疾病的大人和儿童,38.5℃以下的中低热可不必使用退热药物。可以通过多次喝水、温毛巾物理降温或使用30℃左右的水擦洗皮肤,来促进散热。体温高于38.5℃,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酌情使用一些退热药物,也可以用温水降温。注意在退热过程中,体温反复几次属正常现象,不应交叉使用多种退热药。 1 支原体感染细菌病毒2 3对38.5℃以上的高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