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8日讯 2013年是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全面履职的启始之年,也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人大工作新发展的一年。
回首这一年,常委会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依靠代表、联系群众,创新方法、求真务实,各项职权得到了有效行使,为保障和推动全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5件,修订修改19件,废止4件,作出法规性决定9件;审查批准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提报的地方性法规或相关决定5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及计划、预决算、审计报告14项,作出相关决议决定2项;检查了2件法律实施情况;开展了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情况的专题询问;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34人;共邀请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61人次,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13人次。
紧扣全省工作大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人大工作特点,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开局之年着重强化的工作理念。
更加注重产业项目发展。按照省委“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战略部署,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监督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对全省63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并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推进大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还组织代表座谈,集思广益。组成人员针对项目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提出下大力气研发制造燃气轮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防止矿产资源廉价出让和低水平开发、制定我省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大优惠政策督促落实力度等意见和建议。同时,常委会在对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中,也注重突出产业项目建设这个重点。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以湿地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视察,深入松江、扎龙等湿地,面对面接触基层干部和群众,查实情、问实招,提出一系列湿地保护建议和措施,并强化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加大湿地保护和管理力度。坚持把审议节能减排情况年度报告作为固定监督议题,推动省政府以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常委会继续加强生态建设立法,制定了实施水法条例和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更加注重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在开展重要人事任免和选举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增强了人事任免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形成了高度共识,凝聚力量,提振士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围绕民生履职尽责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生建设履行职责,力求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发挥更大作用。
高度关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推动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闹心事作为监督重点,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职能转变、改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情况的报告,围绕城乡环境治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和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等民生方面的内容,讲真话、出实招,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常委会针对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建议全面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处理这些审议意见,有效改进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保护水上生命安全,加强和规范水上搜寻救助活动,常委会突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立法宗旨,创制性地制定了水上搜寻救助条例,对水上搜寻救助的组织和保障、水上安全事故预防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高度关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职能转变、改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情况的报告,针对有的行政审批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整改建议和措施。通过两次“捆绑式”修改和废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23部地方性法规,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行政收费事项,推动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常委会结合听取和审议省法院关于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听取并审议了省检察院关于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重点从加强反贪污贿赂侦查队伍建设、严格依法办案、坚持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加大反贪装备和经费投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常委会还通过开展监狱法执法检查,回应社会对刑罚执行的关切。建立和实施了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轮流开展信访办公制度,进一步探索了人大信访与人大监督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创新方法强措施
增强工作实效性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突出整改重点,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措施落实,增强了人大工作实效。
通过精选工作议题增强实效。紧紧围绕落实省委重大决策和推进政府重点工作、回应人民群众呼声选择监督议题。常委会结合审查决算、审计报告和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开展了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情况的专题询问,作出了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监督的决定。在立法项目安排上,根据改革发展和民生重点领域的立法需求,审议通过并报请省委批准转发了本届立法规划,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还建立了立法前期评估制度。
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实效。常委会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围绕开展立法、监督工作,围绕贯彻实施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多次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同时,注意借助专业统计调查机构的力量,采取抽样分析、调查问卷等方式,使掌握的情况更加客观准确、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依据更加充分。去年底组织机关干部围绕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小城镇规划建设、人口生育政策、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大气污染防治、冰雪旅游季打车难等28个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集中开展了大规模调研活动。
通过提高审议水平增强实效。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的常委会审议意见过于笼统泛化,“一府两院”不便于研究处理,人大跟踪问效缺少抓手的意见,常委会改进了审议的方式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了部门预算审查机制,首次开展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查的试点。
通过开展跟踪监督增强实效。常委会完善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跟踪问效制度,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反复督查,一抓到底。继2012年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湿地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后,本届常委会2013年对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并建议以创建全国湿地保护建设模范省为引领,积极推动我省湿地保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对审计报告提出和向有关部门转交审议意见后,常委会注重办理实效,采取跟踪专题询问新机制,确保了整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化,更好地发挥代表作为人大工作主体的作用。
密切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的意见、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和加强省人大代表与选举单位联系的意见。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完善了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和工作程序。
创新代表履职学习方式方法,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举办代表远程视频履职学习班,建立以彩信和手机报为载体的人大代表信息服务平台,印发参阅资料、组织代表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议。
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进一步健全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机制。在制定年度立法、监督工作计划时,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并作为确定立法和监督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开展立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邀请相关领域和熟悉情况的代表参与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充分采纳代表提出的合理建议。
增强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实效。常委会通过修订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条例,完善了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内容和程序,严格了办理时限要求,加大了督办力度。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3件议案、376件建议,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了代表。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措施,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有效解决“四风”问题,常委会建立了一系列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制度,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办事机构也据此作了进一步细化。按照中央和省委专项治理的要求,严控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简化公务迎送,规范公务接待,厉行勤俭节约,收到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