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5年来我省房价涨4成 建议鼓励首套、中小户型住房消费
2014-01-19 13:43:0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徐日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19日讯 近年来,随着房价非理性上涨,“泡沫严重”、“损害发展”、“不利民生”等问题将房地产业推向了进退两难境地。本次会议上,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鼓励支持首套、中小户型住房消费,有序释放刚性市场需求。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协调金融机构保持或增加房地产贷款规模,特别是对棚户区改造项目、保障性住宅项目、节能环保型住宅项目、中小户型或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现状

  5年房价涨4成“刚需”和“改善”是主力

  2008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5年累计完成投资4607亿元,施工面积增长2.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6倍。其中,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是住房消费主导性因素。以哈尔滨市为例,2012年全市商品住宅的购房者中,92.4%为本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占67%。

  在施工和销售面积都增长的同时,我省商品房价格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商品房均价为2810元/平方米,2012年达到4067元/平方米,增长了4成多。5年中,商品房价格同比增幅分别为13.8%、15.1%、12.9%、7.5%、1.7% 。可以明显看出,2011至2012年国家一系列保持房价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房价的增速明显放缓。

  症结

  现房卖完需4年房企“钱紧”后劲不足

  虽然我省近5年房地产市场运行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市场资金紧缺,发展后劲不足。我省房地产市场资金银行信贷占3.5%,低于全国平均13.5个百分点。随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加之销售不景气,缺乏有效融资平台,导致市场资金较为紧张。截至2013年9月,我省房地产市场施工规模达到10898万平方米,预计年底能达到13000万平方米,而每年销售和竣工面积在3000万平方米左右。假设不再新开工项目,预计需要销售4年,供需比达到4:1;2013年6月开始,全国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出现销售回暖态势,我省商品房销售却出现下滑,许多房企难以为继。

  另外,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套能力弱,棚户区改造市场化运作难。我省处于高纬度地带,房屋建设成本高于南方,多层建筑平均综合建设成本约为2400元/平方米,高层建筑为3000元/平方米。同时,我省各地棚户区历史欠账多、存量大,总量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省尚有各类棚户区126.6万户,改造商业价值低,加之受房价和市场成交量双下行的影响,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市场化运作难度增加。

  破解

  鼓励首套、中小户型

  住房消费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应采取促进供需关系平衡、弱化房屋投资属性的相关措施,尽快形成在国家政策框架下的地方长效调控机制,通过控制建设成本和抑制投资、投机,达到控制房价的目的。

  一、建立与住房需求相适应的土地供给机制,加强土地的供后监管,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预先调节。

  二、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比如鼓励支持首套、中小户型住房消费,优先满足购房者贷款需求,实行较低的首付比例和优惠利率。

  三、寻求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与良性发展,积极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对棚户区改造项目、保障性住宅项目等信贷支持力度。

  四、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的办法,提高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的资金平衡能力。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