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讯(记者 王蕊)《武术·新三字经》是在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创新,是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创新的一个典型范例。省政协委员于晓北建议,应将《武术·新三字经》作为一门地方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和中华传统武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009年,黑龙江省体育局组织专家学者策划、创编了《武术·新三字经》。《武术·新三字经》全文64句、192字,琅琅上口,韵味十足。随后,创编方以《武术·新三字经》为吟诵核心,编配了铺垫说明文字,并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特点设计了一套八极拳训练招式,拍摄成图片,与《武术·新三字经》相匹配,构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武术·新三字经》教程,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德艺体“三位一体”、文武兼修的创新教育模式。
“《武术·新三字经》契合了我国教育长期发展纲要的理念和要求,对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于晓北介绍说。目前,该书在我省中小学校的试点教学、推广工作已历时五年,但由于缺乏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政策的配合,推广力度和推广面还相对较小,难以及时地在我省更大范围内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于晓北建议,将《武术·新三字经》正式出版发行,结合我省自身教学实际和教学要求,将《武术·新三字经》正式纳入我省地方课程教学体系,作为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教学补充内容,在全省中小学校所有年级体育课中开设,并编制相应的课程标准,分配一定的教学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和中华传统武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