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播洒阳光的人
2014-01-21 09:1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1日讯 “给患者阳光,在照亮病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倍感温暖。”这是有着15年从医经历的主任医师陈英的心声。患者们都知道,陈英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科学的诊疗,还有贴心的抚慰和阳光般的温暖。

  6岁的小姑娘吴佳怡患了淋巴肿瘤,来院时已经奄奄一息了。这样的患者显然承受不了常规的药物治疗。经过陈英的对症治疗,吴佳怡的呼吸完全畅通了,不但疼痛减轻了,而且病情也大有好转。3个月后,吴佳怡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能自己下楼玩耍了。一个苹果,一件玩偶,一本图画,陈英阿姨像魔术师一样,总能给小佳怡带来惊喜。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稚嫩的脸上,佳怡的父母又听到了女儿甜甜的笑声。

  然而,淋巴肿瘤比其他肿瘤更加顽固,谁也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但陈英用她的医术和爱心,让小佳怡度过一段远离疼痛的快乐时光,那是一段有阳光相伴的幸福日子,那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

  当年,陈英的父亲就是患肿瘤病去世的。她深知: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同时,更是对患者家属的心灵抚慰,这也是“民生”问题。

  2011年9月,卫生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开展姑息治疗。陈英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全力打造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这在区县级医院是绝无仅有的。2012年7月,阿城区人民医院血液肿瘤内科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顺利通过卫生部检查,与哈尔滨医大二院疼痛科一起,被评为国家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去年春季的一天,一位老人被抬进医院。患者的儿子找到陈英,说他父亲已经在外地多家医院治疗大半年了没啥效果。现在,病人已经吃不下东西了,疼起来就大喊大叫,听着让人揪心。患者的儿子还说,老人的孙子正要参加高考。孩子小时候是爷爷带大的,他担心老人如果不行了,会影响到孩子的高考,请求陈主任想想办法,哪怕只能让老人再活两个月。陈英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用药。两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现在,这位老人已经出院一年多了,可以自己到公园去散步了。

  十几年来,陈英从没间断过学习研究,她在血液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各级各类的奖励。如今已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的她,还在攻读博士学位。陈英说:“医生是特殊行业,你必须有超强的技能,否则,你的态度再好,遇到危重病人时你也只有同情的份儿;如果你面对病人时手足无措,那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

  肿瘤内科以分院的形式从阿城区人民医院中分离出来已经8个年头了,医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陈英主任洒下了多少汗水,她自己也不知道。人们看到的是,2005年肿瘤内科刚分出来时,医院只有10名医护人员,患者一层楼住不满;现在,医护人员26名,患者两层楼住不下,患者住院需要预约、排队。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陈英能够全力以赴、了无牵挂地投入工作,还得益于她丈夫的支持。每每想到家庭,陈英心里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愧疚。从儿子6岁那年开始,3年了,陈英的丈夫都利用休干部假的时间带儿子外出旅行,父子俩拍下的DV和照片中,从来没有陈英的身影。有一天晚上,儿子写完作业,坐在电脑前一边放录像,一边给妈妈讲旅游时的见闻。陈英看到儿子在长春电影城拍的一段录像,画面上,儿子正在专心地玩水,忽然传来一句画外音:“孩子他妈呢?”儿子抬起头大声说:“我妈上班去啦!”

  陈英的鼻子一阵酸痛,她伸手拉过儿子,紧紧地把儿子抱在怀里,动情地说:“儿子,总有一天,妈妈会和你们一起去旅行的!”

  “那,那你的那些病人怎么办呀?爸爸说,妈妈的病人是离不开妈妈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陈英常常回忆起她和患者在一起时的一幕幕:

  ——直肠癌晚期的杜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姑娘啊,一看到你呀,我这病就好了一大半儿,你呀,比我亲姑娘还亲呀。我亲姑娘来了,啥也帮不上,顶多是送点儿吃的,可我还吃不下;你一来,我的心里就踏实啦!”

  杜妈妈不会忘记,来医院前,疼得她恨不得给自己两刀。是陈英,为她解除了痛苦。

  ——肺癌晚期的张大伯说:“小陈主任哪,你是早晨来的吧?这都啥前儿了?快回家去吧,你血压低是不是?我都听说了,那天你晕倒了,鼻子都摔出血了。天儿不早了,快回去吧,可别累坏了身子呀,你要是病倒了,我们可咋办呀?”

  张大伯怎能忘记,刚入院时,他连气儿都喘不顺溜,咳嗽起来身子聚成一个团儿。是陈英,把他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

  2012年3月,陈英和她的同事创建了“生命之光俱乐部”,除每个季度举办一次癌症病人联谊会外,陈英还不定期地为患者讲课,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搭建平台,让他们交流抗癌心得,相互鼓励,共同面对病魔。目前,已有8名患者接受了“阳光基金”的救助。陈英正在努力募集善款,她要让阳光照亮更多患者的心田。

  在患者心目中,陈英就是太阳,她更是播洒阳光的人。接受温暖阳光的照拂,患者的心底便会拥有永恒的光明。陈英,这位播洒阳光的白衣天使,正率领她的团队健步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