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女,39岁,阿城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她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技术精湛,把国内儿科的先进技术和治疗理念结合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上,她无私奉献,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用到救治病人抢救生命中,她是广大患者及家属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一、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都是家长心中的太阳,每个孩子病了,都牵动着好几个家庭的心。2011年夏季的一个深夜,突然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王主任,快来。”王丽急忙穿好衣服,就往医院跑,边跑边打电话,“什么样的病人?”“十岁,惊厥”。赶忙打车来到医院,冲到抢救室,查看情况,孩子已经意识不清,体温达到40℃,多项指标严重超标。她再次询问得知患儿四天前患手足口病在当地治疗,立刻采取一系列针对措施进行抢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患儿终于有意识了,家属露出了激动的面容,感动得说不出别的话,只是反复地说“谢谢”。过后送来了锦旗“救命之恩,永生难忘。”又是一个半夜23:00,走廊传来紧急的脚步声,王丽赶紧迎了过去,只见一个家长抱着个面色发青的孩子正往楼上跑,她仔细听听,孩子呼吸困难,赶紧招呼护士立刻进行急救。患儿手脚不住的乱抓乱踢,他知道这的阿姨能救他,他抓她们的手,把护士的手都抓破了。看着患儿渴望的眼睛,听着家长焦急的声音,现场抢救临危不乱,次序井然。经过20多分钟的抢救,患儿说话了,大家悬着的心这才都放下了。
二、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儿科俗称“哑科”,新生儿不会说哪痛,这就要求医生在诊治上必须做到高、精、尖。为了使我区病人得到更好的、更先进的治疗,王丽总是不断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理念。她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一直研究新技术、新疗法,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尤其在治疗早产儿方面,业务更是精益求精。三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个早产男婴出生了。面对着这个呼吸困难、艰难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爷爷为其起名延续。而要想做到延续,必须闯过早产儿面临的十道生死关。爷爷毅然作出决定不去别的医院了,就把患儿放在区医院儿科救治。王丽和同事们从多套方案中精心选择,采取了针对性强效果稳定的救治方案。在儿科全体人员的精心治疗照料下,这个提早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顺利地通过了生死考验,健康的活了下来。十几天后,当爷爷奶奶抱着这个小家伙出院时,乐得合不上嘴,一个劲的说,“能抱上大孙子,多亏儿科王主任。”
三、医德高尚,播撒爱心。“做名好医生,一定要先做人。”王丽心中谨记老师的话:“德如佛,技如仙”,医技再高,没有良好的医德,也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远道而来患儿的奶奶说:“王大夫,我们还是到门诊去输液吧。”她带着疑问,“怎么了?”“大夫,我们没钱啊。”“哎呀,大娘,您钱没带够,我先帮您垫上吧,这种肺炎门诊治疗是不安全的。”“王主任,我这也没带够钱,能不能再借我二百?一会儿家里就来人送来了”另外一个家长不好意思地说。“行啊,治病要紧”她面带理解地说。王丽教导年轻的医护人员,“老百姓有时没带够钱,我们一定应治必治,应查必查。对贫困的患者,一定要按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不必要的检查不做,能用便宜点药的不用贵药,不能让老百姓抬钱看病啊。”去年正月的一个傍晚,下班回家走到医院大门口时,听到一个中年妇女说“完了,我的腿折了,我不能动了。”现在很多人都心存疑问,“怎么可能自己知道腿折了呢?”王丽上前一问,知道这位妇女是女儿生孩子,从伊春赶来给女儿侍候月子的。没成想,买吃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了,动弹不得。她赶紧招呼旁边的人帮忙扶到路边坐下,又回科里找来两位陪护家属,用担架抬着去检查并送去住院。她一直帮着忙活,直到病人亲属来了,这才离开。
四、以院为家,敬业奉献。做为医生,王丽把爱心献给了患者;做为主任她把心思全部放在科室的建设上,而唯独忽略了自己的儿子,半夜2:00一个紧急电话,出120了,凌晨4:00回家时,儿子在走廊一圈一圈的走,不敢睡觉。
2008年全国毒奶粉调查事件,她带领全科人员加班加点的为孩子们做检查;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肆虐,她带领全科人员面对着骤然增加三倍的病人,全力已赴夜以继日地忙着。而此时自己的儿子正在家发烧,也不能回家照看,只能打电话告诉儿子多喝热水,多做运动,物理降温。儿子理解妈妈,理解这份职业,他跟妈妈说:“以后我还要作医生,因为医生把自己奉献给了别人,把自己奉献给别人的人最让人尊敬。”今年4月,王丽的父亲在外科做手术,年迈的母亲照看孙子过不来,而她白天放不下工作,只能雇一位护工照顾父亲。过后护工说“我真没见过这样的女儿,把别人照顾得好好的,却不来照顾自己的父亲。”
多年来,王丽主任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论著两部,组织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在医疗上全心全意救治病人,获得了单位领导、同事和广大患者及家属们的好评,被区医院及卫生系统多次评为“先进个人”。作为卫生战线的一员,她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无私的奉献,解群众之疾苦,保儿童之安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再次证明了“白衣天使”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