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好老师
2014-01-21 14:09: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张庆华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普通老师,普通的就像一粒尘砂,融入大地就会无影无踪。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师,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着,犹如一支风中的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他人。

  一九八二年四月,张庆华怀着渴望而又兴奋的心情走上了三尺讲台。他心里默念着:我一定要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就在他忘我的投入工作不久,可怕的病魔悄悄的向他袭来。突然有一天,他病情发作,休克在了讲台上。经送医院确诊,张庆华患上了重度支气管扩张。这种病发作时人呼吸困难、无法活动,严重时会因休克窒息而死亡。医生叮嘱他一定要少讲话、少活动,多休息,住院治疗。“那怎么行”他一听立刻就急了,“我还有一个班的孩子等着我,我绝不能住院。”就这样他瞒着家人,买了药又回到了学校,每天午休骑着自行车往返20里路到乡卫生院打点滴。就这样,他边上班边打针,工作一天也没有耽误。

  张庆华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上班再也骑不动自行车了。为了不耽误给孩子们上课,他每天都要早走一个小时,十几里的路程对于他来说真比登天还难啊!可是,想想那三十几个孩子,想想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什么杂念都不敢有了,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这样,张庆华一坚持就是二十余年。后来张庆华再没有力气天天往返二十几里路去乡卫生院去打点滴了,怎么办?自己给自己点滴,说来容易,对于一个对医生护士工作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这又谈何容易。他先找来泡沫枕练习手法手劲,然后再给自己的手上试扎。自己对自己下不去手,他就让同事帮忙把胳膊和手绑在桌子上,然后咬紧牙关,一阵一阵地扎下去。针一针一针扎下去,血一滴一滴淌出来,手背由红变青变黑,原本瘦骨嶙峋的手肿的跟黑面馒头一样。最后,他终于练成了自己为自己扎吊瓶的“绝活”。从那以后,就经常看到他伏在办公桌上一边挂着吊瓶一边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张庆华就这样凭着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对学生、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二十几年如一日顽强地拼搏着。他带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很多学生每逢节日都会前来看望,有的寄来祝福的贺卡。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张老师不但教给我们知识,他那高尚的品质更是感动我们终生的精神食粮。”

  就在张庆华不顾病痛努力工作的时候,生死考验又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临近期末的一天,胸闷得实在无法忍受了,他就想伏在讲台上休息一下。可是,还没等他坐下来,便一头扎在地上。等校长和老师们赶到的时候,张庆华已慢慢缓了过来,看着他一脸的冷汗,紫黑的面色,校长急眼了,又心疼、又焦虑地批评道“工作再重要,你也得要命啊,没了命你还怎么工作,马上去医院。”大口大口喘了一阵后,他用细弱的声音说:“我没事,老病了,打几针就好了。期末这么忙我怎么能去住院啊。我请求你们一件事,千万不要告诉我的家人,免得他们担心。”说完,他挣扎着站起来,用坚毅的口气说道:“同学们,咱们继续上课吧!”所有在场的老师流着泪,默默地离开了教室,人人心里都在默念着“张老师你要坚持住啊,早点康复吧。”

  张庆华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直坚持到完成了期末工作。当他住进哈医大二院,经过检查,医生们都大吃一惊,这哪是什么支气管扩张啊,这是严重的心肌梗塞。再晚几天住院,命都没了。医生批评为什么不及时住院治疗时,随行的校长介绍了张老师的工作情形,医生们被深深感动了,异口同声地说:“请你们放心,这样的好同志,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治好他的病。”

  哈医大二院医护人员组成了专家组,对张庆华进行了精心治疗,为他做了多个心血管支架。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2011年3月6日他出院了,在出院诊断医嘱栏内,明确写着“严禁一切工作,继续休息康复,定期复查。”在家休息了不足一个月的张庆华,又回到了学校,要求上班。校长很严肃地对他说:“医生不是已经说了要长期休息吗?即使不长休,也不能现在就上班呀!”张庆华也很认真地说:“我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我离不开工作、离不开学生。”最后,他用恳求的口气说:“校长,让我上班吧,那样我才能心情愉快,尽早康复。再说我也会注意身体的。”

  张庆华软磨硬泡,校长实在没有办法,答应让他上班,但条件是每周只上6节科学课,另外每天可以晚上班,早下班。可是,张庆华并没有搞特殊化,上班的第二天他就把原来的工作都承担了起来,一节课都没有少。为了不影响上班,他让儿子给自己买了一台摩托车,好让自己每天都能及时到校上班。现在他和以往一样,带着药瓶上班,上完了课,就自己给自己打上点滴,开始备课批改作业,人虽然又瘦了许多,但是他那坚毅的性格、顽强的精神,一点都没有改变。

  张庆华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学生家长们都纷纷到学校看望他、慰问他,一再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保证健康。学生们每天都会围在他身边,问长问短,告诉张老师:“您可不要再病倒了,我们想你,离不开你。”中心校领导亲自到学校看望他,一再叮嘱,决不能让张老师再累倒了,他的一切要求都要满足。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关心、爱护,面对学生们期盼的眼神,张庆华倍受感动,他十分动情的说“我只做应该做的一点事,学生、家长、领导就给了这么多照顾、关怀。我一定不辜负这一片深情厚谊,继续努力工作,就是累死在三尺讲台上,我也会含笑九泉的。”

  二十九年的辛勤耕耘,二十九个春秋的汗水,结出了丰硕成果,张庆华老师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双丰功臣教师,阿城记大功,哈尔滨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张庆华老师用自己瘦小的身躯、高尚的情操、伟大的人格,为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又涂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为教师这个神圣的名字又增添了一份庄严。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