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不怕苦的信访局长
2014-01-21 14:14: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闫大帅同志自199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阿城市信访办工作,便一心扑在信访事业上,始终坚守在信访工作的第一线,曾经担任过阿城市信访办接待科科员、科长、综合科科长、市长信访电话办主任,现任阿城区信访局副局长、督察专员。

  17年来,阿城区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在变、工作内容在变,唯独闫大帅对信访工作的痴情没有变,始终心无旁骛地做着在别人看来婆婆妈妈、异常繁琐的工作,不图名、不为利,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在长年的实践中把对事业的爱与对群众的爱融为一体。

  17年来,闫大帅坚持“把实力和智慧相结合”,讲究动脑子、讲政策、抓要点,“一击中的”,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充分展示出敢打硬仗、善啃硬骨头的风格,发挥自身工作经验和资源优势,以超常的耐力、较真的态度、到位的协调,克服重重压力,解决了一大批历史积案。17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0万余人次,进京到省市接访、领访案件累计1000余次,召开协调会近千次,其中一次性结案率达90%以上;下基层调处信访案件30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闫大帅多次荣获阿城市维稳工作先进个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5至2006年度被评为哈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哈市信访“十佳”接谈员,2011年被评为哈市第八届“优秀公仆”。

  一、热情来自责任。信访工作经常面对的是满腹怨言和叫苦喊冤的人群,工作时没有好环境,下班时没有好心情。闫大帅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尽可能多接待处理一些来访。不管多苦多累,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每一起复杂的信访案件,去应对化解每一次突发事件,为阿城的维稳工作践行着一份责任。2006年,在他负责市长信访电话办工作期间,糖厂56户居民小区供暖管线突然爆裂,导致整片小区停热,由于临近年关,居民情绪异常激烈。为了稳定居民情绪,尽快恢复供暖,他立即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并按照领导的指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连夜抢修,由于情况复杂,供暖管线年久失修,漏点多,维修难度特别大,个别居民还不配合。抢修工作到第二天早上才结束,每户居民都恢复了供暖,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这时已是凌晨6点。

  二、常怀公仆之心。关心上访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闫大帅最热衷的事情。曾经为了调查处理信访案件,多次深入基层带病开展工作;曾经为了避免突发事件,大冬天坐在农户家的炕头做了一夜的思想工作;曾经为了处理疑难信访案件,三天两夜没有回家;曾经为了让企业职工在春节前领到拖欠的工资,深入到企业工作到腊月二十八。一个老上访户因反映文革期间受迫害问题缠访了20多年,期间曾因损坏公共财物被劳教一年。一天,他来到信访局,称妻子因病去世了,家里困难没钱安葬。这样一个无论走到哪,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的老缠访户,闫大帅没有嫌弃,热情地接待了他,考虑到确有实际困难,当即召开了协调会议,并自己拿钱表示慰问。有关部门免除了相关费用,并帮助安葬了他的妻子。事后,这位老人再次来到信访局,拉着闫大帅的手说:“大帅,当初我是抱着到政府大闹一场的决心来的,真没想到你能这样真心的对我,帮我把这件难事办得这样体面,多余的话不说了,冲你,今后我消停过日子,不再告状了。”一个让各级部门都头疼的老缠访户就这样息诉罢访了。

  三、彰显敬业精神。一些集体访中,上访人情绪往往很激动,一旦接待人员的解释他们不满意,就常有指责,辱骂甚至推打撕扯的行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内心感到十分委屈,但闫大帅总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国家干部,是一名人民的公仆,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待群众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后,再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宣传和说服。有一企业因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数十名职工到信访局闹事,情绪十分激动。闫大帅在人群中反复做工作,被来访人推搡了十多分钟。最终,在耐心细致的劝说下,群众停止了过激行为。在这起事件后的半个多月里,他一直有胸疼、咳嗽等症状,领导和同事们劝他到医院去看看,再休息两天,他忍着病痛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17年的信访生涯中,单位每位同事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闫大帅曾经协调的难案、缠案和帮助过的上访群众,而他自己反倒不记得了,他为把“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干好,付出的不仅是心血和汗水,更多的是青春年华和身体的强度透支。17年来,从闫大帅身上感悟最深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凡是群众来反映的事,无论大小,他都满腔热情的为他们奔走,事情落实后他总会感到欣慰,那种感觉就像医生治好了病人一样。17年来,他最对不起的是亲人,没休过干部假,工作起来没有节假日,结婚第三天就回到岗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父母年事已高,2004年年底父亲患脑梗在哈市住院期间,正是信访工作最繁忙的时候,白天他请亲属朋友帮助照顾,下班后赶到医院护理,在单位和医院之间一跑就是40余天,也没有影响到单位的整体工作。出院后,需要做恢复性治疗,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推着父亲到诊所进行针灸按摩,8点之前就赶到单位,又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曾有人劝他:“大帅,你怎么不向领导要求要求,调到其他岗位上去呢”。闫大帅同志总是平静地说:“如果没有在信访局工作,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如果没有积极的作为,我就愧对党和组织交给的重任”。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老百姓多做点事,付出的再多,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