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雾霾”与“治霾”成为备受国人关注的高频词。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治霾”支招,建议治理雾霾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雾霾中的哈尔滨(资料片)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洪珞珈委员从医学角度指出,PM2.5每增加5微克/立方米,肺癌发病风险增加18%;PM2.5每降低13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预期寿命会增加0.82年,长期减少空气污染,将会带来5~7个月的预期寿命增加。
厚德载“雾”伤不起。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院长祁福利分析,雾霾的产生既有逆温天气的原因,也有工业废气、燃煤、秸秆燃烧等因素。尤其是交通污染,已经成为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
治理雾霾,“药方”何在?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鹤岗市政府副市长谢殿才一语中的:从当前和长远考虑,治理雾霾应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委员洪珞珈直言治理雾霾天气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立法,企业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公众也要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祁福利代表也赞同“治霾”标本兼治。认为解决雾霾的根本措施是调整能源结构和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要重点加快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要严控超标车辆上路行驶。要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全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科学制定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分项预案,将应急工作不断细化,将认识从单纯的气象问题高度上升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层面。
“采用综合手段治理环境问题,解决雾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揭开城市‘面纱’,迎八方来客,还‘冰城夏都’哈尔滨一片银装素裹,一片碧水蓝天。”洪珞珈委员说。
黑龙江省能否给百姓一片碧水蓝天?在黑龙江省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治理雾霾给出了明确答案:治理雾霾,拆除并网分散供热小锅炉900台,淘汰城市黄标车5万辆,治理秸秆焚烧、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