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讯 佳木斯市汤原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三轮驱动”战略,做大做强“四大产业”,着眼民生,汇聚力量在产业项目建设、农业综合改革、生态旅游发展、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六大方面重点推进,努力开创汤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提速”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培植经济增长点。按照规划产业定位,坚持边拆迁边建设、边招商引资边完善管理,加快解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规划调整等关键问题,确保有新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依托光明乳业、大北农饲料、四川四海、韩国米酒、食用菌生产研发中心等龙头企业,抓好农林畜产品基地和精深加工,打造优势品牌,带动农民增收,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重点深化农业综合改革,向农业质量要效益。汤原县紧紧抓住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建设。按照“一乡一社”、“一村一社”、“一业一社”的模式,发展农民合作社,促进土地规模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整合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资金,集中使用,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应。
让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服务业经济提升的亮点。在打造“四色旅游”品牌基础上,汤原县加快建设旅游强县。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建设大亮子河森林旅游综合体,依托打造全国红松母树林风光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来扩大旅游影响力。依托旅游带动服务业,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中介信息、金融保险、绿色社会养老等新型业态,拉动和扩大城乡消费,促进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建设多元并进,聚焦城乡统筹发展。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管理城市。高起点制定、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县城、乡镇、中心村、特色村规划,实现有序开发、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三供三治”工程,扎实推进商品楼开发、城市路网改造、停车场辟建、城市亮化绿化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向县城、乡镇和中心村流动。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和产业承载能力。
围绕民生做文章,力求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加强从业技能培训,控制失业率。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理顺养老管理体制,确保老有所养。逐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改造人民广场和健身场,搭建好居民文体活动平台。成立县急救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就医条件。推进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背街巷道清扫保洁覆盖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充分发挥就近管理、便民服务。推进中小学校网点调整,探索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强校带弱校制度,缩小城乡、校间差距。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资源共享和全程覆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深入推进“平安汤原”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预防控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