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杨禹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抗癌协会确定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公众了解癌症的发生、预防、诊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系列公益活动将于4月16日至21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举行;活动期间,多位国内最权威的肿瘤专家将莅临义诊现场,亲自为广大市民、肿瘤患者进行义务诊断、接受咨询。
2015年4月21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全国癌症宣传周共同主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系列公益活动完美落幕。与此同时,国际尖端的癌症疗法,再生医学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落户哈市。
据资料显示,我省已成为全国癌症高发地区,哈尔滨市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上升。“这不仅与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同时也是因为哈尔滨的癌症治疗水平与南方城市相比有差距”,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解释。
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全国癌症宣传周共同主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系列公益活动21日完美落幕。
哈医大肿瘤医院大院的尽头,有一片居民区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时而有拎着大包小裹、拖着孱弱身子的癌症患者走进单元楼,最后消失在某个房间中,这里就是被许多患者称为“癌症旅馆”的地方。因为旅馆价格低廉,有不少外地患者蜗居于此,或几天,或几年,谁也说不清楚……14日起,记者连续多日来到“癌症旅馆”,走近这些住客,记录他们的生与痛。
近日,就细胞生物免疫治疗项目,著名肿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副院长朱广卿教授和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怡博士在肿瘤宣传周义诊活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18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举办“无创诊疗基地”揭牌仪式,暨国际妇科无创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哈市一院在东北三省率先引进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简称磁波刀)。目前,该设备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女性肿瘤患者可避免侵入式手术。据了解,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外科术是一种不开刀没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几小时内即可完成治疗。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医师可以“看见”身体内部,从而精准地引导聚焦超声消融,瞄准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该治疗过程在磁共振室即可完成,不需进手术室。
18日,由哈医大肿瘤医院联合齐齐哈尔、伊春等省内地区开展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义诊在哈市防洪纪念塔启动,旨在宣传科学防癌抗癌知识。专家提醒,春夏交替季节应重点预防三类肿瘤发生。春夏交替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很多患者往往将甲状腺异常视为呼吸道感染或是“上火”所引发,因此常常会忽视高发的甲状腺疾病检查。据哈医大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甲状腺病区副主任赵雪松介绍,若甲状腺出现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有压迫症状,或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并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应当去医院就诊。
16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18日,记者就肿瘤治疗趋势及建立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的必要性采访了有关专家。
4月16日至21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科学抗癌大型义诊”活动,义诊现场位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患者张先生为了这次义诊特意从佳木斯赶到哈尔滨,并成为了肿瘤生物治疗的一名受益者。
2015年4月16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中华干细胞国际研究学会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共同创建的国际再生医学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著名肿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副院长朱广卿教授在肿瘤宣传周义诊活动现场就细胞生物免疫治疗项目接受了东北网记者采访。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从哈市疾控中心获悉,心脏病、恶性肿瘤(癌症)、脑血管病排在2014年哈市居民死因前3位。近年来,恶性肿瘤一直稳居哈市居民死因的第二位。省瘤防治办数据调查显示,我省恶性肿瘤发病快速上升年龄段主要在40岁以后,且男性高于女性。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部分癌症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
14岁女孩小兰是某校初四学生,身高1.6米的她,体重却达140多斤。近半年来,小兰腰围粗了又粗,但小兰和父母都觉得是平时锻炼的少,营养丰富造成的发胖,等考完试再减肥也来得及。可最近小兰经常觉得腹痛、腹胀,于是家长带她来到哈医大二院体检。让家人意外的是,孩子一检查,不是消化道出了问题,更不是变胖了,而是患上了卵巢癌。
17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活动受到了冰城市民的欢迎。在义诊现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地向空军总医院的朱广卿教授和哈市第一医院的专家们咨询相关问题。
4月15日到21日是第2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为了加强肿瘤防治常识的宣传,增强广大市民科学防癌、抗癌的意识,促进哈尔滨市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科学抗癌大型义诊”活动。
家住哈市平房区牧羊场小区的韩淳谱今年25岁,往往这个年龄的女孩最青春靓丽、朝气蓬勃,但淳谱每天的生活却是在家里和医院这两点一线间徘徊。22岁前的她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上学和工作,但人生在她22岁时发生了转折,她被确诊患上了骨癌。
据悉,我国重量级肿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朱广卿教授应义诊活动主办方邀请,将助阵16日举办的“科学抗癌大型义诊”活动。朱广卿教授将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20位专家一起,为我市市民打造一个“医术权威、多科汇聚”的多学科联合义诊平台。
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这一课题从一开始就被人们追捧。在免疫治疗中,人类看到了真正彻底征服癌症的希望。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他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全世界众多顶尖科学家正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2014年美国科学家的CAR-T疗法在免疫治疗领域成果尤为突出,其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被评为全球年度十大科技发现。
虽然如今几乎是人人“谈癌色变”,但是面对这一吞噬人类生命健康的大老虎,我们也别无选择,只能积极应对。那么,癌细胞到底是怎么来的,人体有没有能抵抗它的特异细胞?癌细胞来了,我们拿什么来将它打败?为此,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张博士。
“我已经得了重病,主治医生说就算扔再多的钱进去,也不一定会好,我已经70多岁了,我感觉没有必要再治了,我不想给家里添负担……”这是一位罹患食管癌的老人留给家人最后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