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冰城音乐治疗师刘劲松教非洲鼓助脑瘫患儿康复
2015-07-24 11:22:2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24日讯  “你让我成长,你给我力量……”还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旗开得胜》吗?就是这首节奏感十足、充满激情的歌曲,敲开了一群脑瘫患儿的心门。

  “我第一次来表演时,他们就兴奋地跟着鼓声舞动小手。那情景,我当时就受不了了,这些孩子太可爱也太可怜了,于是带他们一起玩鼓的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在哈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爱心人士刘劲松回忆说。

  在刘劲松的带领下,孩子们一次次地练,反反复复地学,一年后竟做到了节奏统一整齐,并组建成了哈市首个脑瘫患儿非洲鼓小乐团,棒吧!

  表演真棒

  跟着节拍患儿敲得很整齐

  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内,十几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等待着老师的指令。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些小椅子上的学员是患有脑瘫疾病的孩子。

  随着歌曲《旗开得胜》的响起,孩子们在刘劲松的指引下跟着节拍敲出鼓点,而刘劲松则像乐队指挥一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挥动着双手,提示孩子们哪里该进拍儿,哪里该抬手停止。“好!这遍非常整齐,你们真棒!”听到老师的表扬,看见老师的微笑,孩子们也开心地盯着刘劲松,仿佛在兴奋地等待下一次演奏。

  据悉,这个非洲鼓乐团的队员是在该中心随机抽选的18名6至12岁脑瘫患儿。


 

  手把手教

  “一听鼓声,他们仿佛被提醒了提醒了”

  “听见鼓声,很多孩子都兴奋地跟着节奏舞动小手,那场景跟谁都会受不了,太可怜了。”回想起第一次来哈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进行公益演出,手鼓爱好者刘劲松仍历历在目。

  “我在西班牙留学时就听说音乐能帮助治疗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疾病,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被称作音乐治疗师。于是我找到中心的老师,提出想教孩子打鼓,没想到竟和老师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2014年7月非洲鼓康复课程在这里开课了。”刘劲松说。

  记者看到,一下午的时间里,刘劲松都在非常耐心地跟每一个孩子调整节奏——先是抓住小手,四目相望,然后再柔声细语,最后报以和蔼的微笑。

  “注意力不集中是脑瘫患儿的常见症状,但一听见鼓声他们就仿佛被提醒了。”刘劲松说。

  家长感激

  “孩子能和小朋友玩了,也爱笑了”

  学员母亲赵一女士告诉记者,没接触非洲鼓之前,她走哪儿孩子跟到哪儿,总拽着她,胆怯不自信,不搭理人,“学了一年鼓,不仅不怕人,爱说话了,还能领会家长意图,和小朋友一起玩,笑容也多了,进步特别大。前阵子刘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参加了两场大型公益演出,效果特别好。”

  据哈尔滨市残联脑瘫康复中心的负责人介绍,非洲鼓之所以能够缓解和治疗脑瘫患儿的疾病,就是因为它能够发出较强的共鸣声,音量大、浑厚,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对于手精细运动普遍较差的脑瘫儿童来说更容易掌握。此外,鼓的节奏感特别强,还能与朗诵、歌曲相结合,非常适合脑瘫患儿康复治疗。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