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三等奖:哈尔滨市才丹锦作品《半只眼》
2016-12-17 10:29: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才丹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人海交错,沟通交流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得到的信息中百分之七十是通过心灵的窗户传递的。无论黑眼睛,蓝眼睛,灰眼睛,从这扇窗户看世界,有人看到的是多彩缤纷的水彩画。有人看到的是朦胧飘渺的水墨画,有人看到的是浓重绚烂的油画,有人看到的是细腻精致的工笔画。有人一生只与黑暗为伴,只能换种方式描绘心中的梦想。

  能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的是智慧的灵光,流露的是心灵的告白,能看清世间的是非,能感受人性的冷暖。我也有一双眼睛,它是我心灵的窗户,也曾明亮却已混浊。也曾看到过多彩缤纷的水彩画世界,现在却只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看不透世间的是非,不能完全感受到人性的冷暖。多数情况下,我的主观意识占上风,让我有些任性。客观的看问题对我来说困难些,我一直在努力,通过其他方式去了解世界,理解世情,感知人性。

  小时候,一双天生美丽的大眼睛因父母的过分疼爱致残。老妈说,三四岁时的小孩子都爱看电影,我却在往椅子下钻。父母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怀疑我的眼睛有问题,领我去看医生,当时的医术不如现在,也因我太小不能主述明白。上学了,我看不清黑板,又去医院,能说明白了,确诊为高度近视,眼镜一配就是600度。学习,生活勉强维持,现在看来我是弱视,因为当时配了这么大度数的眼镜也矫正不过来,不论看视力表,还是看黑板,依旧朦胧。有时会因为我看不清黑板,和老师讲的对不上,形成理解上的错误,也会因低头自己看书被老师误解批评。眼前的世界对我来说是朦胧的,我心灵的窗户安上的是磨砂玻璃吧?自我封闭,性格内向。童年世界,我的眼里是朦胧的水彩画,虽五彩缤纷,却是水中望月。

  朦胧世界里,我艰难前行,没有考上正规大学,我却一直想多学些知识,父母送我上了自费大学。大学里自学的时间多了。天生对书籍感兴趣的我,借助日渐加厚的眼镜,如饥似渴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已。因我的倍加努力,大学顺利完成学业,如期毕业。多少个挑灯的夜晚,在别人眼里,我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吃”书里的知识食粮,因为视力在逐渐下降,看什么都越来越吃力。对面来人看不清了,同学认为我是个高傲的“四眼”女生。青春岁月里青涩的爱情体验对我是个空白,因我在别人眼中是个不解风情的女生。我不想解释什么,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主观的努力。其实我的心中也有一团火,却不曾点燃。

  工作后,父亲和单位领导说明我的情况,给我安排了一个适合的工作,总机话务员。这样我可以发挥我声音甜美的特长,回避我眼睛视力不好的缺陷。工作对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来说不是难事,总是感觉有大材小用之嫌,可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又安下心来,面对现实认真做事了,知足常乐吧,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在改变,厚重的眼镜变成了“博士伦”,姐姐怎么漂亮了?同事们突然发现,原来我也很漂亮。我依旧用甜美的声音,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电话那边的人沟通交流。其实,“博士伦”也看不清单位领导的脸色。我只是努力的工作,不会被社会的大染缸染的五颜六色。

  单位解散,爱人背信弃义,生活中的磨难让我心中布满阴云,窗户上满是疮痍。我的视力因上火着急急剧下降,一只眼视野变窄,视物变形。人家有一双眼,我现在只有半只眼了。不曲不挠,自强不息是我的人生格言,半只就半只吧,我一直在告诫自己,只要前面有光明,就要努力向前!

  整理心情,重新开始。放低自己,重新定位。半只眼也能看世界。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社区残协委员的工作,几年下来,因工作突出,被任命为我区盲人协会副主席,我用半只眼领着盲人朋友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气,触摸花的美丽,感受树的坚挺,体会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残疾群体里,我用半只眼看到了世间的美好,人性的温暖。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在摸索中努力前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窗户或是布满灰尘,或是关上了,我们就打开心门,我们的生活一样是多彩绚烂的水彩画。半只眼的我不能改变生理上的自然褪行性,但我坚信生命的伟大,它不会向命运低头,就这样半只眼看世界吧,这是一幅美丽的朦胧水彩画!

【专题】黑龙江省残疾人美文摄影大赛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