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数学:变化较大 减少选讲模块
2017-02-14 22:3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解读教师:李彬 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数学:变化较大减少选讲模块

  东北网2月14日讯 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数学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原则是:贯彻改革需要,融入科研成果,体现时代气息,彰显学科特色。关于数学学科,此次修订明确提出了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 考试内容与范围

  在考试内容与范围方面,删去了选修4-1里的“几何证明选讲”。删去的理由:几何证明选讲考察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可以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知识中考察,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专题考察,同时在以前的教学大纲和2017年修订的课程标准中都不包含。选考模块的试题由三道变为两道,可以说减轻了师生备考的负担,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另外两个选考模块。

  总的来说,从试卷的难易程度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使用全国课标卷的考生来说,有利的影响:这样的修改无异于帮助所有考生缩小备考范围,提高了我们备考选做题的效率;不利的因素:最后一个大题的选择性减少,我们在备考阶段的聚焦点只能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两部分下功夫。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考纲对能力要求的内涵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得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在整个考纲的修改部分,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查,实际上在近年的高考新课标卷中对于这一点的考查已明显加强,2016年就已经有所体现,全国课标卷中选择题部分对于多项式的考查,就很好的说明了全国课标卷对于这种题型的命题意图是通过解题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并予以传承。有关中华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已在现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教材中多处体现,如《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阅读材料《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高中数学必修2》中的探究与发现材料《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案例中的秦九韶算法与更相减损术,及割圆术;《高中数学必修5》的阅读材料《海伦和秦九韶》、《九连环》;《高中数学选修2-3》的探究与发现材料《“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等。考纲中此处的变化,可以促进师生在数学教与学的活动中,对于中华民族的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的了解与感受更加深刻,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可以更加到位,此类考题,可能在尊重出处的需要下,引用原文,但一定会做出意义的解释,在读题和理解题意上不会给考生造成负担。

  针对于以上对考纲修订的解读, 现对2017年的高考备考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1回归课本

  2017全国高考考试大纲修改内容中对于数学的修改部分中指出在能力的考查上增加了基础性的要求,这就提示我们所以的考生在一轮复习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上,适当降低复习难度,抓好抓牢基础题,夯实基础,狠抓通性通法的训练,少练或者不练偏题、难题、怪题。

  2注重知识的广度

  因为知识的广度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解决综合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注重知识的广度,实际上也是在2017年高考考纲修改的前提下要做的重点复习调整之一,考纲修改中明确指出要增加综合性的要求,这就为我们指明了综合性的重要地位,也是从侧面在提醒广大考生,注重知识复习的广度,当然也应该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注重知识的网络化

  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在学生知识脉络的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联系、方法上的迁移上多下功夫,让知识结构网络化,把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尽力和高考要求对位,处处体现各知识板块间的相互综合性。

  4加强定时练习、抓牢考练质量

  很多学生平时只顾着刷题、啃题,不注意做题时间的控制和做题效率的要求,忽略了对应试的训练。从而导致在考试中的种种失误,得不到应有的分数。因而,平时的复习中,应该要求考生一定加强定时练习、抓牢考练质量。其次还要注重做题过程、步骤的标准化,每一年高考中的判卷标准中都时刻提醒我们做题标准的重要性,这样不至于在非知识点上失分。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发布 语文数学学科有较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