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季,文具书籍销售热。

东北网2月28日讯 牡丹江市各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而开学前夕,不少学生和家长也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开学所用的学习用品。2月26日,记者走访牡丹江市几家大型商场发现,在经营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的店铺或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生意比较红火。
开学前,辅导类书籍受青睐
26日下午,记者在牡丹江市一家地下商场的书籍区看见,不少摊位前都聚集着顾客,少则一两人、多则五六人。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在咨询商家关于书籍的内容、种类和价钱,也有的学生在书摊前自己挑选书籍。
“我先领孩子买点教材类的辅导书。”家长李女士说,她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为了开学后能方便辅导孩子功课,几乎每次开学前,她都会给孩子提前备好辅导类书籍。至于练习册等,要等开学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买。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当日她领孩子除了买工具书外,还根据孩子喜好挑选了一些课外读物。
据经营书摊十五年的张女士介绍,从上周开始,前来买书的顾客就多了起来。临近开学,大家买书以练习册、教材辅导类的书籍为主,另外也有不少学生或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以小学生为例,平均购书消费在三四十元左右。”张女士说,初中生的人均消费大约在四五十元,高中生平均可能会达到七八十元。
走访中,一书摊的业主孙先生说,和平时相比,最近几天的生意会好一点,一般开学和假期都是售书的旺季,而按照往年,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学生购书的高峰期。另一家书摊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与早些年同期相比,如今开学前的购书“热潮”要减了一些。分析原因,这位经营者认为,一方面,以前家长给孩子买了不少书,但是很多书孩子都不看,所以家长就减少了购买量;另一方面,现在也有不少家长通过“网购”给孩子买书,给书籍的实体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选文具,还是以品牌、实用为主
之后,记者来到某商场的文具区域。几乎每家文具店铺的外墙都挂着各式各样的书包、笔袋等学生用品;室内的柜台放置着琳琅满目的笔、橡皮、格尺等;室内过道则摆着书皮、作业本、笔记本等文具。与购书相比,采买文具的顾客要明显多一些。虽然各家店铺的面积不同,但顾客进进出出,略显得有些拥挤。记者采访中发现,以购买铅笔和中性笔为例,顾客少则购买几只,多则成盒拿货,而品牌文具是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首选。
“我都是给孩子买品牌文具,还要以实用为主。”据一位刚刚结账的家长说,她家孩子已经上初中,开学后孩子用笔很费,课堂上需要记录的东西也多,中性笔和笔记本是必备文具。
“以前,开学前要忙半个月。”据经营文具的蔡女士说,如今开学前三四天,来购买文具的顾客才会增多,购买对象主要以小学生为主,平均一个孩子花费在七八十元。另一位文具店主说,大多数家长或学生还是选择质量好、实用、价格适中的文具,但有些家长也会应孩子的要求买价格较高的文具。
走访中记者发现,开学前夕学生和家长除了准备书籍、文具等,部分家庭还会给孩子购买学生用电子产品。
太平路长安街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内,在进入家电卖场的入口处设有学生用电子产品的促销柜台,销售人员正在向过往的人介绍产品。在该商场卖场里的学生用电子产品柜台前,不时有顾客前来咨询。某品牌的营业人员介绍,与平时相比,临近开学,学生用的家教机、学习机、点读机和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的销售也“火”了一把,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的电子产品都有可能是家长或学生购买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