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104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36万余次
2017-03-06 10:25:4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6日讯 3月5日是全国第54个“学雷锋日”暨第18个“中国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日,哈尔滨市“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典型事迹报告、道德模范故事会巡演暨志愿服务现场活动在哈尔滨市少年宫剧场举行。全市部分文明单位、志愿者们共千余人聆听了报告。当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孟广彬、王晓明等分享学雷锋事迹时,在场观众无不被他们的事迹所感染,掌声雷动。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品牌化引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等制度化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志愿服务“1144”工程,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04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万余次。在全省志愿服务测评中,哈尔滨市连续四年高居榜首,“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在冰城蔚然成风!

  哈市将品牌化引领作为提升志愿服务吸引力,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打造系列有道德高度、有城市温度的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叫响全市的洪润浩志愿服务队等品牌。同时培育扶持群众自发形成的草根公益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参与,实现了市民从“被志愿”到“我自愿”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妈妈教我过马路”等重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3367个。

  哈市还注重志愿者服务阵地品牌建设,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重点打造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六处市级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建立各区县(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648个社区志愿服务站。集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专业培训、品牌展示、经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哈尔滨志愿者大厦的投用,更成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又一个新阵地和新平台。

  采取项目工程化管理的方式,明确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人员和服务对象,把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好的活动固化下来,延续下去。围绕基本民生等突出问题和领域,组织开展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将征集到的500余个惠民志愿服务项目,按类型进行整理,纳入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库,并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扶持其发展壮大。围绕弱势群体帮扶、环境保护等20余个类别,重点打造以农村精准扶贫为主要任务的“百家助百村”等123个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

  统筹兼顾做好项目激励保障,市区两级财政均将志愿服务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每年划拨专项活动经费保障志愿服务项目正常开展。在全省率先落实志愿者保险制度,为全市50万活跃注册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鼓励各志愿服务组织吸引高精尖专业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上升到专业化、高水准、多样化层次。围绕应急救护、防火减灾、心理健康等方面,定期面向不同层次志愿者进行培训,年开展各类培训千余场,培训志愿者30余万人次,使每名志愿者至少具备一项专项技能。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