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讯 (记者 张隽珊)在哈尔滨市的一些街头巷尾,你有时就会看到,一些另类的车辆,它们身上积满了灰尘,车胎干瘪无气,从来没见挪过窝,这些有碍观瞻的“死车”被统称为“僵尸车”。它们不仅影响市容市貌,甚至阻碍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它们是市民的眼中钉,自然就成为了道里区零容忍的对象。
“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僵尸可以通过植物来消灭,那么“僵尸车”该如何来清理呢?
大战“僵尸车”,道里有真经。

执法人员强制拖移一辆“僵尸车”。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资料图)
探索城市管理道里区首开先河
2016年12月8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调查摸底、地毯式排查、集中清理整顿,全面“歼灭”区域内的“僵尸车、猫冬车”,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截至目前,1469台“僵尸车、猫冬车”在专用停车场“安家”,集中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道里区共有小区、庭院1899个,据不完全统计,“僵尸车、猫冬车”已由2014年的400余辆增加至现在的近千辆。这些车辆违法占用行车道、违规占用公众空间、堵塞消防通道、严重影响市容观瞻和居民出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公共道路上的停车位资源是属于大家的,今后个别驾驶员再想把“僵尸车”在马路两侧一放了之,在道里区肯定是行不通了。
道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岳立娟表示,“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综合性较强,牵扯百姓切身利益。而且,没有其它省市经验可供借鉴,道里区首开先河。在开展工作之前,我们认真查找并学习与交通管理、物业管理、公民权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物权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在集中清理过程中,切实做到有理有据、依规依法、文明执法。”
据悉,此次整治是道里区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重点工作“庭院即我家”工程的第一个措施。整治区域为道里区城区所有规划道路(三环以内)、公共停车场、背街小巷、社区庭院及其它公共空间,整治对象包括“僵尸车、猫冬车”、各类机动车、三轮车。

执法人员正在强制拖移一辆“僵尸车”。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资料图)
写信于民宣传先行各界点赞
交警部门、街道办事处通过粘贴整改通知单、电话通知、上门通知等形式告知车主,限自通知下发7日内自行清理。告知单到期后,对无法取得联系、拒不清理、已达强制报废标准、车辆设施“残缺不全”等符合拖移条件的车辆,由交警部门采取强制措施,集中拖移扣留到指定存放地点,依法进行处理。
日前,停放在道里区工程街107号门前一动不动停放了半年多、车牌号为黑R16250的微型面包车交警拖走了。经相关部门确认,该车只年检到2011年,车辆目前的状态是注销。因为长时间占用公共空间,并且车辆手续不全,交警在地面上留下告知,要求车主带齐相关证件,到道里区“僵尸车”指定停车场(四方台大道5公里处四环桥东侧)接受处理。
躲在小区院内的“僵尸车、猫冬车”也难逃法网,经过办事处排查,红霞街117号院内的两台“僵尸车”也被贴上《整改通知书》,要求车主自通知下发7日内自行清理。超过时限后也将由交警部门集中拖移到指定停车场。
不到一周的时间,整个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点赞,不少“僵尸车、猫冬车”主都主动配合工作,积极处理。岳立娟告诉记者,“不少车主在一开始与执法部门玩“躲猫猫”,把车辆从甲院挪到乙院,或者从街路两侧挪到庭院里企图蒙混过关。通过道里区政府连日来的大量宣传,加上整治力度不断的加强,使很多车主放弃了侥幸心理,主动联系各部门申请‘僵尸车’报废和‘猫冬车’集中停放。不仅大大减轻了执法部门的压力,也把自身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从2016年12月9日开始,道里辖区各社区全部行动,通过采取“致居民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告知此次行动的操作方式和深远意义。同时,进行摸底排查,对所有发现的“僵尸车、猫冬车”逐一登记造册,将无车牌的车辆信息转交给交警部门,查找车主。仅经过一天的摸底排查,就查出街路上、居民庭院内“僵尸车、猫冬车”998台,其中“僵尸车”827台,“猫冬车”171台。

道里区某小区大院内画上了停车线。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资料图)
居民给力举报电话不断
在整治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在排查时与工作人员面对面都不承认自己是僵尸车车主,一看真拖移了,才承认自己是车主,但狡辩自己事先没接到通知的情况。由于每个网格都由办事处、社区、交警、民警共同参加,多个部门外加录像、照相现场指证,才终于让部分妄图抵赖的“僵尸车、猫冬车”车主心服口服。
设在道里区委宣传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警道里大队、顾乡大队的“僵尸车、猫冬车”整治热线电话热可以用“烫手”来形容,从开展行动至今,整治热线共接听群众热线电话约600个,梳理“僵尸车、猫冬车”线索1200余条。从质疑热线电话到底有没有用,到相信“僵尸车、猫冬车”的事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这背后道里区文明办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和汗水可想而知。
共乐办事处光华社区干部孙明慧是个工作扎实,任劳任怨的“干将”。这次清理工作时间紧、难度大,她又冲在了一线。没想到的是,在清理过程中,一辆“僵尸车”主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是她上报的车辆信息,多次在电话中破口大骂,并威胁谁上报的线索就找谁要车,孙明慧顶住压力,通过与相关部门讨论后,联合对车主进行了约谈,反复讲清成破厉害,最终保证了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少居民来电,对取缔庭院内的“僵尸车、猫冬车”拍手称快,解决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顽疾。市民纷纷表示,自家庭院也有类似现象,看到如此大的整治力度,部分车主认识到“僵尸车、猫冬车”给居民和环境带来的危害,主动配合自清。
据悉,自道里区开展整治行动,对“僵尸车、猫冬车”的零容忍态度,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赞许,许多市民称赞此次行动是政府部门为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道里区打造全省首家“僵尸车、猫冬车”免费存放处。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资料图)
给“僵尸车、猫冬车”“安家”
据岳立娟介绍,道里区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猫冬车主”自己找到合适的停车场所,对自行解决确有困难的车主,区政府决定在依法整治的基础上、以疏导为主,将原本收费的停车场,改为免费的存放处,切实打消居民停放“猫冬车”车的后顾之忧,让“猫冬车”找到“家”的感觉。
为确保拖移有序进行,道里为辖区内的“僵尸车、猫冬车”打造了全省首个免费“猫冬窝”。建设的存车处已具备使用条件,其中“僵尸车”存放处占地万余平方米,“猫冬车”存放处占地2000平方米,均配建有摄像头、管理用房、照明灯设施。属于整治范围的“猫冬车”,将由相关部门通知车主自行停放到政府指定停车场,“猫冬车”停车费享受政府70%补贴。
不少车主已经习惯了长期占用庭院内的公共空间免费停车,让他们付费停车,即使是很低的费用也需要一个转变过程。
根据百姓需求,道里区政府在全省率先打造“僵尸车”和“猫冬车”的3个专属免费存车处,分别位于四方台大道5公里处四环桥东侧、友谊西路阳明滩大桥下和群力和谐大道和谐桥下,共规划停车位2180个,制定了存放车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供居民免费使用,保证强制拖移车辆安全、有序存放。
免费存车服务不仅减少了百姓冬日养车负担,更得到众多车主的认可。听到这有政府专人看管,还有全程监控录像,“猫冬车”车主张先生感觉爱车放在存车处比放在自己家楼下安全多了。截至目前,道里区已经排查出的1469台“僵尸车、猫冬车”全部在停车场“落户”。
财政支持居民自管庭院“僵尸车”纳入常态化管理
“僵尸车、猫冬车”终于走了,今后再来怎么办?为了彻底解决该问题,建立管控庭院、街路公共空间的长效机制。道里区启动了“庭院即我家”管控工程,对整治后腾挪处的庭院,统一规划居民小区停车泊位,由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居民自我管理庭院。同时,规划设立小区周边道路“限时免费”停车泊位,并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错峰”停车服务。
道里区上游街17号大院,隶属于道里区通江街道友谊社区管辖。该小区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3栋楼合计居民115户。在“庭院即我家”行动中,友谊社区物业服务站和上游街17号业主委员会,发动业主加强自治自管,居民筹款1.3万余元,安装智能系统识别门禁,把小区规划出车位41处,并画上了停车线。聘用保安,设立了24小时看护的门卫。居民自管自治积极踊跃,庭院楼道秩序井然,邻里和谐幸福。
据了解,目前道里区已经不少庭院采取居民自治,运行良好。此次“僵尸车、猫冬车”清理完毕后,由政府重新规划停车泊位,并出资50%以上支持居民自设门禁,建立管控机制。记者了解到,新阳路、新华、城乡路等7个街道办,已对辖区81个庭院、1857个车位进行统一规划;正阳河、抚顺、兆麟等7个街道计划安装门禁系统59套。
下一步,道里区的“僵尸车、猫冬车”将纳入常态化管理,面向全社会建立举报制度,举报电话永不停机。同时,“僵尸车、猫冬车”治理工作纳入各办事处日常工作,由办事处牵头协调各方面力量第一时间处理,发现一辆清理一辆。道里区文明办受理举报电话后,将首先与辖区街道办事处联系自清。7日之内没有清理的,道里区委、区政府通过年末考评对办事处进行问责。
新闻小贴士:
“僵尸车”:是指在市政道路上长期停放的报废车和无牌无证车辆,车辆一般破旧不堪,无人问津,长期不动弹,不仅占用市政道路公共道路资源,严重影响市容环境,有些还存放有非法燃气,存在很大隐患。想要辨别“僵尸车”并不难,通常“僵尸车”的车身比较脏,有积土的现象。另外,“僵尸车”的轮胎或车身也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由于常年搁置,轮胎附近或车身会长出杂草,有的轮胎已经完全干瘪。
“猫冬车”:指蒙着棉车衣停放在小区庭院或马路边,长时间不动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