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0日讯 司法为民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局限在法院的办公大楼里。这一点,铁锋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们深有体会。
春天来了,法官干警们也忙了起来,他们忙着把服务、温暖送到法院外,温暖百姓的心。
关心·年年的看望
“今天,施法官要来家里看看咱们,快把家里打扫打扫。”
查罕诺村的这对残疾姐弟刘梅、刘凯说的施法官,名叫施宝忠,是铁锋法院审监庭庭长。
说起施宝忠和姐弟俩的渊源,还要说到八年前。2009年,刘梅因工伤提前退休,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发生纠纷,他们找到了在铁锋法院工作的老邻居施宝忠寻求帮助。
施宝忠深知这个家庭的特殊与困难,多次有效利用法律手段,在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为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自此与姐弟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工作之余经常探望姐弟两个。
这不,这几天施宝忠像往年一样,带着大米等生活用品来看望姐弟俩了。
车子刚到小院门口,刘梅、刘凯姐弟俩早就等在这里了。拉着施宝忠的手,把他接到屋里,刘凯一时有些激动,和施宝忠唠个没完。
“自从姐姐出了工伤,亲戚朋友都渐渐断了联系,搬到了这个地方生活之后,更是无人问津。有时候我们一年也没有个说话的人。”在姐弟俩眼中,施宝忠就如同他们的亲人一样。不,比亲人更亲。
关怀·上门的服务
“马大爷在家吗?”中午时分,别人都在午休,法院的几名干警却匆忙赶到当事人马大爷的家。
马大爷一听是法院来人,赶快开了门,问道:“这案子不是驳回了吗,你们这是?”
“我们这是给你退诉讼费来啦。怕您一会儿午休,赶着过来了。”说着,干警高丰粮把材料递给了马大爷。
原来,马大爷去年10月份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来铁锋法院立案。经审判员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原告不适格(注:此处的适格为法律术语),故决定驳回马大爷的诉讼请求并退还预缴纳的诉讼费。这是最近铁锋法院开展的“双简双比”活动,即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等办法,为当事人减少诉累。
很快,也就十几分钟功夫,手续材料准备完毕,两千多元的诉讼费退还到了马大爷手中。
关切·病床前调解
天色已晚,法官刘艳终于又成功地调解了一起民事案件。特别的是,这起案件调解,是在医院当事人的病床前。
原来,去年4月,原告赵某与被告张某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在办理房屋更名过程中,赵某突患中风,无法继续履行与张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
经过半年多的调治,赵某恢复了语言表达能力,张某到其家中协商履行房屋买卖事宜时,赵某以现在房价下跌为由欲终止房屋买卖。而在赵某诉讼至铁锋区人民法院后,病情加重,只得住院就医。
本着便民利民的宗旨和司法的人文关怀,下午,法官刘艳来到医院,在当事人病床前对双方进行调解。
原、被告双方意见不同,刘艳耐心地做着双方的思想工作。直到晚上6时许,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原告赵某与被告张某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协议,赵某将拖欠的两万元房款一次性付清,张某立即向赵某交付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