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讯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近日,省内湿地多个保护区迎来了首批迁徙候鸟回归,监测到少量的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鹭、苍鹭、白枕鹤等。21日,三环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在保护区一站区域内,共监测到丹顶鹤6只,白枕鹤2只,苍鹭50只,白鹭2只,东方白鹳5只。此外,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显示,现已回归的候鸟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丹顶鹤17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枕鹤6只,凤头麦鸡10只、白鹭76只、苍鹭115只。跟小编来一起走近咱黑龙江省的湿地吧!珍稀候鸟都愿意到龙江湿地来,跟小编来看看咱龙江湿地到底有多美有多给力吧!

东方白鹳。
黑龙江再现原始湿地生态图景

大佳河湿地(资料图)。
记者从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获悉,近年来,我省严格依法保护湿地,率先在全国实行湿地名录管理,湿地建设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多举措“护湿”让越来越多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原始湿地生态图景再现。
我省是全国率先出台并重新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的省份。早在2003年,黑龙江省就出台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为顺应新形势,2015年,黑龙江省及时启动条例的重新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1月正式实施,为全省556万公顷湿地织就了一张保护网。
新《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负总责,同时明确了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全省湿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通过实行湿地名录动态管理、明晰不动产权属的湿地登记、进一步理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规范保护措施和禁止行为等多种方式手段,依法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同时,黑龙江湿地名录管理愈发科学有效。以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为数据基础,黑龙江建立了湿地名录,并于2015年结合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对湿地调查数据进一步修正确认。2016年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黑龙江省湿地名录》。湿地名录发布后,要求相关湿地主管部门或者湿地管理机构也将设立保护标志,落实管护责任人,尤其对没有建立保护形式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库塘湿地和沼泽湿地要加强人员、资金的投入和机构建设,同时依据名录对湿地定期开展执法检查。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2014年国家开展退耕还湿以来,我省各地积极参与退耕还湿工作,在中央财政湿地补贴项目框架下退耕还湿达22万亩。通过开展退耕还湿,有效的扩大了湿地面积,使自然湿地集中连片,提高保护区、湿地公园的湿地质量和完整性,增加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空间,扩大种群数量,发挥了湿地整体生态效益。2016年,三江湿地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落地。

鸟瞰金河湾湿地。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黑龙江湿地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38处,其中国家级26处、省级61处;湿地公园77处,其中国家级60处、省级17处;有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珍宝岛、南瓮河、七星河、东方红国际重要湿地8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依托科技部湿地修复重大项目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重点打造三江平原、黑瞎子岛、三江等3处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和5处国家湿地公园。
一起了解黑龙江重要湿地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乌裕尔河下游流域一大片永久性季节性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湿地的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湿地(资料图)。
三江自然湿地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自然湿地保护区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佳木斯抚远县,距离哈尔滨约400公里,地处我国的最东北角,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三江自然保护区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湖泡200多个,江心岛26个,沼泽遍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三江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处。面积2183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保护区内的植被仍保持原始状态,以草本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为主,间有岛状林分布。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距鸡西市1 2 0公里,北与密山市、虎林市相邻,东、南与俄罗斯水陆相连。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虎林市东部,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地区。保护区总面积4436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9275公顷。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黑龙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乌苏里江沿岸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组成部分,为赖以湿地环境生存的生物提供生长、栖息、繁殖及迁徙停歇地。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在松岭区境内。2003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229523公顷。
保护区属于水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对象是区内的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东北最大的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有原始森林、沼泽、草甸、湖泊、溪流、河川、冰雪等景观。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七星河湿地(资料图)。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宝清县北部,距双鸭山市100公里,距宝清县40公里。七星河中下游与富锦、友谊县、五九七农场交界。自然景观保持完整,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的特点,是三江平原保持最完整、最原始的内陆低湿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植物386种;脊椎动物263种,其中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有白琵鹭、大天鹅、白枕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蒿藻等。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是在2001年8月经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保护区南临三小公路小木河口,北至大塔山林场北部场界,西靠虎饶公路,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保护区总面积46618公顷,保护对象为分布于保护区内所有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水生生物所有物种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及它们的栖息地。是以保护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4月,被评为中国优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省东方红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整合自生活报、东北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