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记者 杨金光)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扫墓、追思亲人的日子。清明节前夕的本周六、周日,全省各殡仪馆和公募共接待祭扫群众43.41万人次,疏导车辆9.77万辆,人流和车辆都比去年同期减少。

不少市民采用卡片的方式给逝去的亲人留言。

哈尔滨组织赴大连海葬活动。

祭祀逝者爱吃的食物。

哈尔滨哈平路殡仪馆一处的松树上挂满了祭祀的黄丝带。
据介绍,为方便群众祭扫,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地分别开通免费班车,接送群众赴殡仪馆、公墓。伊春、大兴安岭等地结合林区森防工作特点,加强宣传,继续巩固清明防火没有烧纸的工作成果。同时,全省各地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环保、人文的祭祀理念,开展鲜花祭扫、音乐祭祀、天堂信箱、黄丝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据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市烧纸钱的市民明显减少,鲜花祭扫已成潮流。3月25日,哈尔滨市第19次逝者骨灰撒海活动在大连举行,共有51位逝者骨灰魂归大海,并在全国首次实现了海葬视频直播。
据据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介绍,除了哈尔滨举行海葬活动外,我省还大力推进江葬等节地生态葬。根据气候特点,佳木斯、牡丹江将在清明节后举办江葬活动。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省民政厅继续对全省13个市(地)、农垦、森工系统的清明节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全省各级民政、交通、公安、消防、卫生、城管等部门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延长服务时间,做好车流、人流的疏导工作和防火等工作,确保清明节群众祭扫安全、有序开展。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