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土地“花样翻新”促增收
2017-04-08 08:22:2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福山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4月8日讯 春风送暖,正是备春耕关键时期。在全省产粮第一大县龙江县,广大农民早早地定下了种植方向,秘诀就是调结构、抓订单,依照订单调优自家的种植计划表,在黑土地上“花样翻新”全面促农增收。

  在龙江县景星镇超越玉米合作社宽大的展厅内,人群熙熙攘攘,数百人在这里选购良种,抢购化肥。今年农民来这里选购种子已经不是单纯的玉米,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水稻、高粱、谷子、杂豆上。超越玉米合作社今年农业生产更是有了大动作,他们把原来“清一色”的玉米田改成了“花花田”,新增加了水稻、高粱等绿色特色作物,原来的玉米也实现了“大变脸”,由普通品种改为高淀粉品种。大家的底气,得益于订单给予的信心。

  超越玉米合作社社员范国斌谈起今年的变化说,因为原来种老几样不赚钱,必须下决心调结构,按照市场需求来种地。他今年计划种植的青储玉米目前已经和元盛养殖场签了订单,有了订单,销路就不愁了,价格方面还能够有保证。

  在选购良种现场,合作社理事长魏刚告诉记者,目前看大部分品种都已经签了订单,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种出的产品有销路,也让我们更加放心、大胆的去调整结构,从市场的后端找到前端的生产,保证合作社今年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以往没跟公司签订订单之前,许多农民都不敢大面积地种植粮食。因为收入没有保障,粮食销售始终是个大问题。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订单就是收入的保障和调整的动力。

  在龙江县景星镇街基村,农民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契机,已经开始了红红火火的备春耕生产,今年全镇又新增加了10万亩的绿色、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景星镇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农民纪宏良去年就尝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甜头。通过种植板蓝根,并与安徽鸿大药业对接销路,每亩地毛收入就达到3000元。他说,种植中草药的投资要比普通作物低一些,大约每亩少投入100元左右,但它的产出是普通作物的3~5倍,叶和根部全可以入药,都可以出售变成钱。景星镇镇长刘宽介绍:“从现在市场情况看,老百姓对种植药材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全部都有订单保证。”

  今年龙江县全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向优质高效作物上调、向绿色特色农业上调、向蔬菜瓜果上调,以销定产调整结构。目前,全县备春耕生产正稳步推进,种植意向已经确定,水稻育苗扣棚已经结束,农机具检修基本完成,现在水稻浸种催芽已经开始,春耕整地已经陆续启动。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