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连线我省南极科考队员 听他们讲述南极和家人的故事
2017-04-13 06:26:04 来源:生活报  作者:焦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4月13日讯 1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的5项重大成果,其中有两项是由黑龙江省地理信息局科考队员完成的,这两大成果是罗斯海新建站选址工作顺利完成,我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圆满完成。12日,记者连线了我省派出的5名科考队员中的4位,听他们讲述有关南极和家人的故事。

  王连仲:遭遇白化天气只能看见三五米

  王连仲在中山站负责中山冰盖固定翼机场优化选址和测绘工作。王连仲告诉记者,因为是对冰盖进行测绘,每天要在冰面上连续工作,“几乎把所有能穿的都套在身上御寒了。每天要在-10℃的冰面连续工作12小时。还有两次遇到了白化天气,相当于大雾似的,前面只能看见三五米的距离,稍不注意,如果走错路就可能掉进裂隙里。”

  冯洋:女儿班彩旗签满科考队员名字

  12日,冯洋正在机场准备登机要返回哈尔滨。冯洋和记者说,参加第33次南极科考要出发前,女儿所在的班级老师和同学们制作了彩旗,以及祝贺的视频为科考队员送行。同学们把名字写在了彩旗上,老师和学校想以此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关注南极科考,让童心在南极冰山一角闪光。冯洋说,这面带着孩子们期望的彩旗从他从上海出发开始,他就请队友在旗子上签名,他们都是国内名校的博士,还拍了照片。等回去的时候找机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南极的冰雪、极光,南极的企鹅、海豹、雪雁等动物,以及南极的科考队员们的故事。

  朱李忠:第一次听到女儿喊爸爸是在南极

  12日,记者联系到朱李忠时,他正乘高铁赶往江苏东海县老家,要把爱人和女儿接回哈尔滨。 32岁的朱李忠,从业7 年,女儿出生时,他正在南极参加科考任务,当时听到女儿出生,他躲在没人的地方哭了。“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也都错过了!但有网络的时候,能跟闺女视频,第一次听女儿喊爸爸我是在南极,也很自豪。”据朱李忠介绍,他们所承担的罗斯海新站选址项目是“雪龙探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承担的预选区域基础测绘任务,顺利完成也归功于团队的协作。朱李忠说:“有时我们在工作时,其他国家的科考人员会给我们竖大拇指。在南极,每个科考队员都是代表国家的。”

  杨伯宇:没能给女朋友拍到企鹅是个小遗憾

  杨伯宇是今年1月下旬完成任务回哈的,杨伯宇告诉记者,他在南极时,因为工作忙,没能给女朋友拍到企鹅,算是一个小遗憾。现在回到单位之后即将对在南极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验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南极长城站所在区域的定位精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分析,进一步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