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为照顾脑梗奶奶和瘫痪父亲19岁少年每天切墩备料300道菜 只为多挣几十元
2017-04-15 07:04:23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4月15日讯 凌晨四点, 19岁的杨永旗已经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披上一件破旧棉袄,坐在书桌前摊开英语书,默默温习起来。同龄的孩子学习时往往需要家长督促,永旗却能时刻警醒自己,异常珍惜整整等了两年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照顾脑梗奶奶和一级残疾父亲,永旗被迫辍学两年,原本应该是书声琅琅中的一员,却过早挑起家中重担。这两年多的时间,他当过服务员、传菜员、切墩师傅、木匠、力工、下水清淘工。近日,记者走近永旗,听他讲述一个19岁男孩关于“承担”的故事。

  6岁遭遇变故 父亲瘫痪母亲离家奶奶半身不遂

  提起儿子永旗, 45岁的父亲杨树文泣不成声,他总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儿子。杨树文在永旗3岁时突发疾病,腹部以下几乎全部瘫痪。看杨树文医治无望,妻子在他患病三年后离家。永旗的奶奶刘卫兰强撑着本就疾病缠身的身体开始照顾家里,不久后就因为脑梗半身不遂。

  “那时候我姑娘照顾我们三个,后来我恢复了一些,永旗也大了,上学了,能照顾自己了。那时我就想啊,全家除了嫁人的姑娘,永旗是唯一的‘全乎’人,家里以后就得靠他了。”刘卫兰含着眼泪说。

  17岁辍学打工 每天切墩万次 双手缠满胶布

  2014年,还在懵懂年纪的永旗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高中,然而就在拿到新书后的一个月,他不得不选择放弃学业。“家里实在没钱了,爸爸、奶奶需要我出去打工养活他们,我实在没有了办法。”永旗无奈地回忆说。

  永旗的第一份工作是传菜员,每日要把数百道菜端上饭桌。为了多赚钱,他又成了切墩师傅,每日切墩上万次,一天要配满300道菜,为的就是拔得头筹,能多挣几十元。那时,他双手缠满胶布,关节磨出厚厚茧子,每次回家,永旗都不敢让爸爸看到他的手,就怕爸爸心疼。“我还干过一天给一百的清淘下水工作,双手在废水里找到堵塞点,再用工具修理,身上发臭的味道让我的鼻子都快失灵了。我还做过木匠,用不好工具,切刀曾把手指肚刮出深可见骨的口子。叙述这些艰辛的经历时,永旗很平静,“为了家里人,我只能把吃苦当磨炼,等我打工存够钱了,好再回学校上学。”

  19岁重返校园 2年自学奏效排在班级第二

  2016年,当地镇政府走访中了解到永旗一家的情况,通过与永旗原所在学校沟通,永旗终于又免费返回学校就读。当再次坐在课堂里,永旗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聆听着老师教授的知识,生怕听漏一点。两年后重返课堂,永旗的成绩出奇好,能排在班级第二。“其实这两年间,我并没有放下课本,打工回来,我就利用琐碎的时间学习,书看了几遍,也自学了许多。”

  在上个寒假,永旗依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打工,在饭店传菜,挣得每天60元左右的工资。记者面前的永旗,眸子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灵动,在暖意融融的阳光下,他露出了坚毅的微笑和一排整齐的小白牙,生活的严冬过去了,他的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