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记者 陈显春)18日,“早春走龙江迎庆党代会”集中采访报道活动走进最后一站七台河市,在勃利县食品产业园采访,园区入驻企业8户,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杂粮、蓝靛果、松籽等深加工项目。

炒制红豆现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红豆糊生产车间。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蓝靛果系列产品。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速冻蓝靛果富含花青素。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采访组走进以红小豆深加工为主的黑龙江乐宝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生产赤豆沙粉、红豆粉、红豆糊、红豆饮料、红豆皂苷口服液等20种杂粮产品。该公司在2016年带动1100户农民种植红小豆。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红小豆种植面积30000亩,每亩农民纯收入1046元。
园区内,黑龙江中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万寿菊为主要原料生产系列产品,据总经理关书勤介绍,万寿菊在勃利县十个乡镇种植,每年全县种植万寿菊面积都在20000亩以上,每公顷万寿菊纯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勃利县野生蓝靛果资源保护得当,面积近7000亩,近年来,人工种植蓝靛果技术逐渐成熟,现已种植3000多亩。黑龙江利健生物有限公司就是以蓝靛果种植和加工为主导的食品企业。生产蓝靛果口服液、蓝靛果含片、蓝靛果养生酒和至臻野生碗装蓝靛果等产品,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李玥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