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2日讯 眼下,杏花、梨花刚刚开罢不久,丁香又争相开放,到处都是百花争艳的美丽景象。
绿的时节,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花粉过敏的人来说,赏花可就遭罪了。
记者在大庆市区多家医院的皮肤科了解到,近期,因接触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哮喘与荨麻疹等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过敏患者“全副武装”
有人说,一到春夏交接之际,自己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而是花粉过敏。
家住东风新村9区的赵女士,就是一名花粉过敏的患者,一到春天,天热、风大的日子出门,脸上就会发热发痒,还会起好多小红点,整个一大红脸。
春暖花开的时候,她只能看着别人外出踏青、赏花,后来检查了,才知道是花粉过敏。
最近这些日子,她就很少出门,不得不出门时,佩戴口罩、丝巾、帽子、墨镜,做到“全副武装”。
近期过敏患者激增
5月20日和21日,记者在市区多家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近期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有不少人是周末外出游玩,导致皮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
据皮肤科医生介绍,春夏季节是花粉过敏多发季节,有时候一天能接待三四十名患者,比平时接诊量多七成。
医生说,花粉过敏典型症状是面部、手部和其他暴露在外的皮肤,出现对称性淡红斑、丘疹,有时会伴有局部灼热感。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导致皮脂腺和汗腺难以平衡,极易使皮肤脆弱敏感。
再者,气温回暖,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使皮肤容易变得敏感。
花粉过敏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花粉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二是“花粉过敏性哮喘”,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白色泡沫黏液等症状;三是“花粉过敏性结膜炎”,主要表现是眼睛发痒、眼睑肿胀等症状。
医生提醒,如果花粉过敏不采取措施及时治疗,长期拖延不治,很容易恶化为慢性哮喘、鼻咽炎、结膜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的会导致心力衰竭、肝肾损害等致命性疾病,尤其是患花粉过敏的中老年人,由于他们的细胞免疫力,本身就相对低下,一旦过敏爆发,咳喘剧烈,血流加速,血压突然升高,很容易发生休克和脑猝死。
床单也能成过敏原
有些“花粉过敏”跟鲜花没啥关系。这些观赏性鲜花,如桃花、杏花、梨花的花粉很重,只要不凑近用鼻子使劲儿吸,不会那么容易过敏。
引起过敏的真正的凶手,是树木花粉,还有杨絮和柳絮。
另外,医生还指出,卧具也是花粉等过敏原传播的一大途径。
容易过敏的人,每周至少用热水彻底清洗床单、被套和枕头一次。过敏体质的人,清洗衣物后,最好烘干或室内晾干,不宜到室外晾衣。
惹不起花粉,躲是个好办法。公园就别去了,出门记得戴口罩。如果过敏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就采取药物治疗。
花粉过敏的人里面,接近一半会在9年内发展成季节性哮喘。不想哮喘,就及时去医院做脱敏治疗,春夏秋3个季节,花粉的存在感太强,推荐脱敏治疗在每年的11-12月份开始,效果会更好。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医生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每天10时至16时,是空气中花粉浓度最高的时间段,这段时间最好待在室内。
户外活动与健身时,尽量选在清晨、傍晚或阵雨之后。
遇干热或大风天气,可关闭门窗,同时要保持室内湿度,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要注意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要使用碱性的化妆品和香皂。
在饮食上,宜进食脂肪低、维生素高、矿物质多的食物,尽量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及刺激性食品。
在预防过敏时,也要避免以下误区:首先要注意避免过度保养,洁面过度或使用不合适的卸妆品,都会导致皮肤出现不适;身心过于紧张,会导致皮肤生理机能变差,细胞的自身修复能力降低;避免饮食刺激,咖啡因等刺激物。
同时,尽量减少熬夜。特别提醒,外出一定要加强防护措施,少拈花惹草。
外出回到家中,要换上干净的衣物,防止衣物上附带花粉沾染到皮肤上造成感染。
同时,外出可以带上根据皮肤科医生推荐的防止花粉过敏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