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80后明星照眉心点 “美人痣” 是潮流 晒对比照看童年去哪了
2017-05-28 07:42: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邓明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5月28日讯 孩提时的那张照片,你还记得吗?也许,它是你一生中最为骄傲的照片;也许,它是你一直都不想让人看到的照片……但它却记录了童真的年代。一张照片,一个瞬间的定格,会让你回忆起很多难忘的往事。

  又是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们翻开记忆的相册,去找寻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童趣吧。

  说成长

  “抓周”抓了一本书

  书籍伴随了他一生

  讲述人:仲继光

  年龄: 64岁

  职业:作家

  在民间,孩子周岁有“抓周”的习俗,就是在孩子面前摆放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本、首饰等物品,孩子抓到哪个,就寓意将来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1954年,伊春市民仲继光周岁时,父母为他准备了一次盛大的“抓周”,而仲继光不偏不倚地抓到了一本书,在摄影行业还不发达的上世纪50年代,留下了一张照片。童年的“抓周”似乎很准,半个多世纪以来,书籍一直伴随着仲继光的生活,家里藏书万余册,并且每本书上都印着一个刻有“仲继光藏书章”的图章,也正是因为喜欢书、爱看书,让仲继光成为一名“职业文人”。现在,他是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仲继光告诉生活报记者,他1953年生人,从童年到少年,是听着“革命样板戏”成长起来的,对《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苦菜花》等经典作品情有独钟,《肖飞进城》、《智取威虎山》等经典片段,他几乎能倒背如流。所以,英雄人物的形象成为他童年记忆中的主角。“高中毕业后,我入伍参军。”仲继光说,因为从小喜欢看书,所以对写作非常热爱。在新兵连时,经常“舞文弄墨”,被连教导员任命为“连队文书”,没多久,处女作诗歌发表在《解放军日报》上。退伍之后回到地方,从工厂的宣传科到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又到广电局,工作始终没有脱离文字,退休之后,与几名作家一起为伊春撰写了多本关于林都开发的报告文学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