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宾县糖坊镇10岁儿童小明 失明姥姥牵出他的小小世界
2017-06-15 06:56:1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徐日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姥姥有病了悲伤中盼妈妈快点回来

  因为情绪激动,张桂英突然呼吸急促起来,小明放下作业,回头望着姥姥,露出了奇怪的表情。那是一种恐惧、悲伤,却又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小期待。

  张桂英吃了药,喘气缓和了一些,她搂过小明,似乎知道小明正在看着她。她说,自己有很重的心脏病,没有条件到医院检查。前些日子,她的心脏病犯了,从炕上栽倒在地上,头撞在炕沿上晕倒了。她听见孩子在叫她,把速效救心丸放在她的嘴里,一粒又一粒。她睁开眼睛看着外孙子正抱着自己哭:“姥姥,你怎么样了?可不能死啊,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办啊?”“孩子,姥姥不死,姥姥一定陪你长大。”张桂英吃力地说着。

  “每次我有病了需要打针,女儿都会回来,一陪就是七八天,甚至更久,所以,我生病时孩子总是期盼妈妈能回来。”张桂英摸着小明的头说。

  画了一座大房子梦想着一家人能住在一起

  采访中,张桂英起身下炕,要到院子里的室外厕所。

  记者看到,小明的房间里没有一张奖状。小明告诉记者,他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总是走神。原因呢?张桂英问过,老师问过,孩子的回答是一样的:“我想爸妈,我想姥爷,我总是算着,妈还有多少天才能再回来。”在房间里,有一张用铅笔画的画,上面写着《我以后的家》,房子很大,房间很多,车库里停着三辆车。

  “我想好好学习,将来买大房子,让我的爸妈不用出去打工,就住在我身边,我可以经常看到他们。如果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去的话,就开着车去,在我想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能回来,实在不行,我就开着我的车去看他们。”小明说。这时,记者和小明听到“砰”的一声。

  “姥姥的头撞到窗户了。”小明自语了一声,跑出门去扶着张桂英,一面帮姥姥揉额头,一边扶着姥姥慢慢向屋里走。祖孙二人背影相互依偎,幸福,却也透着孤单。

  后记

  15时,宾县糖坊镇的街上安静了下来,小明和姥姥的故事也被淹没在一片沉静中。孩子最喜欢问“为什么”,但小明极少问,因为当他指着一样东西问姥姥时,张桂英根本看不见孩子手指的方向,更不知如何回答。

  留守儿童缺少的是什么?是钱吗?可他们几乎所有的眼泪,都是在挽留或思念父母,那痛彻心扉的哭喊、小手紧紧的拉扯,不是一顿美食或任何玩具所能弥补的。据我省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我省有六万多个留守儿童,其中有81%的儿童由隔代人监护,有9.5%的儿童在失去监护能力的人的监护下成长。在这9.5%中,小明和姥姥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么,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明?还有多少个这样“失明”的姥姥?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而且应该深思。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