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6日讯 昨日,记者从齐齐哈尔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齐齐哈尔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130件,较去年同比增长11.2%,解决4990件,解决率为95%。接待消费者来人来电咨询7540余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万元。
手机问题多投诉居榜首
2017年上半年全市消费投诉热点中,消停一段时间的手机投诉又“跻身”前列。常见问题有6项:手机开不开机,充不进去电;手机屏幕无显示;出现闪屏、触屏不好使;修手机、返厂时间过长,不给消费者免费提供备用机,且服务态度不好;通过电视购物购买的手机打不出去电话,消费者要求退货,经营者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不给退;消费者购买手机获赠话费、商品后,手机店关门,购买的手机使用不了,找经营者解决却拖延不办等。
预付式消费“诚信”缺失问题不断
目前,预付卡消费6个现象成纠纷导火索。
1、消费者因身体原因不能去健身,若转卡给别人,健身馆向消费者收取转卡费用。2、由于游泳馆地址搬迁,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消费者要退卡,经营者却不按卡里原价退款,无端扣费用,且态度蛮横。3、酒店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无故关门,致使消费者无法联系到经营者,卡内余额无法消费。4、蛋糕店更换老板,预付卡无法消费。5、办卡预订6个月的牛奶,只用了2个月经营者却无故关门。6、洗车行换老板,现任老板不管旧账,洗车卡退卡难、使用难。
消费和谐需多方努力共建
投诉产生主因是经营者缺乏诚信,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经营者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对消费者进行强制交易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为此,市消协看源头,纠根源,强调经营者,消费者及监管部门都要从己任出发。
经营者(提供服务者)要坚守诚信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保证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和商品质量问题,不能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服务意识。
消费者要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商品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查验商品标签标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查验商品的保质期和说明书、合格证等与商品服务相关文件。在进行大宗消费过程中,要注意签订相关合同,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通过建立配套及相关部门联办机制,遏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的发生,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