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精准扶贫采访行】蝗虫特色养殖项目 为贫困户定制的扶贫“大餐”
2017-07-14 09:4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14日讯(记者 陈显春)13日,“精准扶贫采访行”走进泰来县大兴镇采访,该镇产业扶贫蝗虫特色养殖项目可带动15户农户实现增收脱贫。

  大兴镇党委书记向媒体介绍情况。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大兴镇蝗虫养殖基地。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技术员张阔向记者展示刚刚捕获的蝗虫。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贫困户尹汉明接受媒体采访。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尹汉明在大棚里埔蝗虫。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泰来县大兴镇依布气村是水稻主产区,水稻育秧大棚每年仅在春季使用一个多月,其余时间闲置。据该镇党委书记王柱介绍,按照泰来县关于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的安排和部署,大兴镇利用2017年度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4万元,在依布气村利用闲置的30栋水稻育秧大棚实施了蝗虫特色养殖项目。

  技术员张阔介绍,饲养的蝗虫品种是亚洲飞蝗,全部用于食用。截至目前已经收获成虫3000公斤,蝗虫成虫每公斤30元,实现收入9万元,且全部订单生产,确保生产蝗虫能够全部销售。饲养季全部结束,可收获蝗虫成虫6000公斤,实现收入18万元,实现纯收入10万元。

  大兴镇依布气村现有贫困人口23户、44人,通过发展蝗虫特色养殖项目,带动依布气村15户农户实现增收脱贫。采取的扶贫模式是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养殖基地务工增收,每人每天工资100元;其次就是鼓励贫困户参与经营增收,现有5户贫困户参与,每户每年能赚6000多元。

  记者采访时,贫困户尹汉明正在大棚里捕蝗虫。他因参与养殖大棚的经营,收入保底为6000元。据王柱介绍,接下来镇里将在今年蝗虫特色养殖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精准扶贫采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