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1日讯 扶贫工作贵在抓住特色,精准到户。大庆市部分涉农金融机构依托县域资源,通过资金扶持,撬动产业资源等多个扶贫杠杆,聚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合力,服务脱贫攻坚。据统计,目前,全市共落实扶贫再贷款8.9亿元,从多领域、多角度扶持带动贫困户千余户。
林甸县是全省奶牛发展重点县,“托牛入场”成为林甸县“金融+产业”的典型扶贫模式。牧场先与乡政府签订贫困户托牛协议,再依照协议获得银行扶贫专项贷款来购牛,贫困户在托牛入场的同时还可以在牧场工作,获得双份收入。
“每个贫困户家庭通过两个人的工作收入再加上奶牛入户,一年能拿到七八万左右。”大庆润琦奶牛庄园养殖总经理吕瑞新向记者介绍,今年,林甸县306个贫困户将牛托养在润琦奶牛庄园,润琦集团因此获得1700万托牛入场扶贫专项贷款,用以购买优质品种奶牛,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益。
在金融助力下,不仅牧业资源带农脱贫,特色旅游也成为扶贫的又一杠杆。林甸县的3个国家4A级景区、千余家特色农家院和大小餐饮企业,都成为扶贫的主体,当地金融机构还打造了“旅游产业+信贷”的扶贫模式。
年初,为了进一步加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北国温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计划扩建景点项目,但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项目进展缓慢。林甸县农商银行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向北国温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800万元。
“扶贫贷款年利率4.35%,企业每年可节省40万元利息的费用。”北国温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曲丽波告诉记者,景区扩大了,用工量也增加了,800多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上脱贫之路。
除了林甸县,杜尔伯特县农商行依托县域水产优势,研发水面抵押等多种新型抵押贷款模式,推进承贷主体、管理方式创新。此外,还在利息上尽量“优惠”,为企业减轻负担。因金融政策获得实惠的企业不断增加贫困户就业机会,形成反哺贫困户的良性循环。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金融扶贫,作为大庆市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重在“精”和“准”。在金融机构“活水”的滋润下,大庆市立足“精准浇灌”,充分“贷”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