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讯(张传文 记者 赵亚东 王春颖 庄园)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十大最美湿地”多项荣誉。截至今年8月份,农场共接待游客14.5万人,旅游行业总收入达5500万元。八五三农场在旅游建设的大力投入和一系列斐然的成绩无一不展现着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努力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的决心。

新建的雁窝岛湿地观鸟台。曾丽娟 摄
据了解,2016年,八五三农场投入旅游项目建设资金4460.2万元,高标准完成了雁窝岛湿地博物馆土建工程、景区栈道、小型飞行器停放场等重点旅游项目8项,引进22米双层画舫船、竹筏船、脚踏船17艘,增设往返码头与大雁湖间电瓶车8台。新建成湿地暸望台、1700米浮筒栈道、500平方米浮筒垂钓区、景区商业一条街等项目。积极开发鸿雁传书、环保自驾游等旅游项目,驯养大雁200只,增强了景区吸引力。通过以“景点一体化、全域景区化”大力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重点道路、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务设施,推进了农场板块旅游品牌和景区点线旅游品牌的创建。

壮美湿地。刘代富 摄
2017年,农场依托将军山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投资1700万余元,将重点建设森林旅游区、游乐区、野营区、疗养区、接待服务区、生态保护区、行政管理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全年综合收入2100万元。

清河水库。王雁琪摄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八五三农场变单一、平行向多元、纵深发展,将传统的“景点旅游”向新型的“全域旅游”转变。通过深入推进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强化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增强了旅游发展活力。
八五三农场以建场六十周年为契机,以反应八五三农场60年开发、建设、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创作了大型音舞诗画《雁乡铭志赋》文艺精品,演出3场观众达4000余人;以推动北大荒雁窝岛版画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北大荒少儿版画创作活动;以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举办了“雁乡之美”摄影展活动;以“我爱家乡雁窝岛”为主题,开展了群众性歌舞等系列活动,参与各类活动的人员达5万余人次。人们在八五三雁窝岛真切地感受到“北大荒红色文化旅游圣地”的魅力。

饶力河畔雾凇美。刘代富 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八五三农场将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擎,通过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将八五三打造成为宜游、宜赏、宜居的旅游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