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脱贫攻坚舍我其谁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11-20 13:58: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狄婕 李志达 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省财政厅驻兰西县林盛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谦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党中央吹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与贫困展开决战的号角,是我们驻村干部的行动号令。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们身处脱贫攻坚一线,担当脱贫攻坚重任,将以强烈的担当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恪尽职守的责任感,进一步坚定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念,勠力同心,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赵谦掷地有声。

  赵谦说,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中央和省委明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就是要确保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5月31日进驻林盛村以来,按照省委的部署,我们对全村869户3340人进行了拉网式入户调查,按照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程序,顶住压力,剔除53户116人,确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61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林盛村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的入户频率,每周都要将全部贫困户家庭走访一遍,对重点家庭多次走访,帮助贫困家庭逐一完善“一册五卡四账”,及时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入开展贫困群体政策兜底和补齐短板情况的调研,摸清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把好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关,对因病因残等各种原因返贫的农户及时纳入;对达到脱贫标准的,严格按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及时精准退出;把好精准施策关,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在深入分析和总结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找准创收增收门路,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产业扶贫是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在开展驻村扶贫过程中,赵谦感到外在输血只能治标,内生“造血”方可治本,应该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实际的脱贫产业项目,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他说,林盛村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收益比较低,但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小米等收益比较高的谷物。为此,工作队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发挥新型主体带动作用,以致富能人牵头成立的“呼兰河右岸谷物种植加工合作社”为平台,按绿色标准规模化种植谷物杂粮,积极引导动员贫困户、低收入户和易返贫户带地入社,建成了日加工能力20吨的谷物加工厂,并建立贫困户利益保障机制。目前,大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地入社,下一步,将发动全部贫困户带地入社。同时,利用电子商务渠道,积极组织合作社与知名企业对接,拓展种植加工营销渠道,用好资源开发好产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确保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

  赵谦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推动党的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此,他们坚持把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作为搞好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牢牢抓在手上,根据林盛村实际,在每周二召开扶贫工作队队务会时,请村“两委”列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论述,研究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和精准扶贫的具体办法,通过开展常态化的“两学一做”活动和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带动林盛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谈及下一步,赵谦说,将自觉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落实工作,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创美好新生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