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驻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吕天生
精准要求下工作细致真情包扶上模式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如何学习好宣传好十九大精神,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帮扶村实际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助贫困村早日脱贫?吕天生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于精准,具体工作必须细致扎实,同时还应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包扶模式,在派驻单位与贫困村之间实现深度对接,从而收到更佳帮扶效果。
扶贫工作精准识别最重要。中央和省委特别强调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唯有精准,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精准识别工作中,通过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搞准确,为应扶尽扶奠定基础。从进驻帮扶村以来,我们和村里一道,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该纳入的纳入,该清除的清除,坚决把好精准识别关。
在精准施策中,切实加快建设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项目,这是贫困户脱贫的根本。吕天生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和贫困户一起研究探索促农增收的小项目、快项目、好项目。今年,引导农民种植了黑土豆,效果不错。明年准备扩大黑土豆种植规模,同时试种红谷子等特色杂粮,并且逐渐引导全村向集约化和合作社化种植经营方向转变。
要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能受益。工作队结合当地百姓需求实际,确定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亮化工程,目前,有的自然屯已经安装了路灯,小村亮起来了,老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在不久的将来,对面城村所有自然屯的夜晚都将路灯闪闪。
扶贫先扶志。吕天生说,转变贫困群众观念,激发其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工作队联合大本营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日常走访、政策宣讲、典型引路和思想扶贫等工作,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苦熬不如苦干”的观念和“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目前,全村贫困户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帮扶村进行调研,创新扶贫工作模式,以党建工作促脱贫攻坚,采取“党支部+包扶屯”模式,集团9个支部所在部门分别负责帮扶村的9个自然屯。9个党支部都深入所帮扶自然屯,走访调研,进行对接。这些党支部除为贫困户做实事,助贫困户增收,帮助改善村容村貌外,还在产业项目谋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工作队共同谋划,争取取得更大成效。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进9个支部包扶落实力度,做到有分有合,既有各自自选动作,又能攥起拳头合力出击。
吕天生说,我们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和所有报人的重托,确保如期实现帮扶目标,向省委省政府,向报业集团,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