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脱贫攻坚舍我其谁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11-20 13:58: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狄婕 李志达 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省物价局驻海伦市海伦镇南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永祥

  以“工匠精神”书写脱贫攻坚新华章

  党的十九大再次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攻城拔寨阶段,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扶贫一线的“战士”,应当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找准方位,以“工匠精神”抓好精准扶贫,精耕细作,将扶贫的力量用在“点”上,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书写脱贫攻坚的新华章。座谈会上,省物价监督管理局驻海伦市海伦镇南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永祥铿锵有力地说。

  扶贫工作队进驻南众村后,第一项工作就是与乡村干部密切配合,逐门逐户走访、一家一家算账,在全村580户2200人中精准识别贫困户51户106人。并区分不同情况,为每个贫困户精准设计脱贫方案和路径,使扶贫措施更有效。

  把每一个致富产业项目谋划准、研究透,做细每一个具体环节,才能真正用好的项目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走上小康路。经过多方调研,扶贫工作队发现南众村水稻种植优势明显,就将致富产业聚焦到“稻田鸭”养殖项目上。贫困户将鸭子养大了,销路怎么办?在省物价局的支持下,工作队一次次与大润发超市沟通,最终把“稻田鸭”直接送到超市销售。目前,南众村今年养殖的400只“稻田鸭”已销售一空。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协商洽谈,最终促使该公司与南众村整体签署了水稻收购协议,确保贫困户种植的水稻稳定增收。

  以“工匠精神”驻村扶贫,意味着工作需要更加的精心细致,始终把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在手上,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水田灌溉用电,一直是困扰南众村水稻产业发展的制约性问题,也是稻农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张永祥和队员们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协调沟通电力部门把电线线路接到田间地头,近期将开始施工,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户节省灌溉费用108万元。

  今年夏天,扶贫工作队刚进驻南众村,发现村自来水设施不全,全天没有供水,村民只能吃自打的“小井”水,饮水安全堪忧。他们积极协调海伦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完善供水设施建设,让全村闲置4年的供水设施启动起来。如今,全体村民都吃上了放心水。

  座谈会一结束,张永祥就要返回南众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他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细化量化51户贫困户的具体脱贫方案和措施,排出精准脱贫“时间表、路线图”,随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按时脱贫。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