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出租车违规现象明显改观
2017-12-07 15:43:23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张蓉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7日讯 每年冬天,降雪过后,都会给出行的人们、车辆带来些许困难,但相比打车难、路难行等交通情况,出租车司机漫天要价成了雪后一个集中爆发的怪病,让不少市民很受伤。

  今冬双鸭山市的几场降雪过后,昔日看天要价、不打计价器、拒载等形象不佳的各类出租车违规现象明显有所改观,的哥的姐在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成为双鸭山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往年,出租车管理部门、帮办热线接到乘客投诉部分的哥的姐趁雪“打劫”、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等违规现象不在少数,让出租车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

  今冬,帮办记者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印证了双鸭山市出租车行业的大转变——城市的流动名片变样了!

  今冬的几场降雪过后,乘坐出租车索要10元的现象明显减少。

  市民赵女士说:“那天正好下大雪,我带孩子从一马路打车到文化路,道挺远的,心想出租车会不会趁机多要钱。可没想到,下车后只按计价器收取了7元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其实到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

  像赵女士一样,记者采访了5位市民,大家一致认为,看天要价的现象明显减少。

  冬季雪天较多,拒载、趁机哄抬车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可如今,这种现象随着出租车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增强、的哥的姐的素质提高而明显减少,让人们为之点赞。

  张先生每天负责接送孩子,天冷时乘坐出租车是常有的事儿。他说:“入冬后发现,打车时只要一上车,不用你说,司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计价器,避免了口舌。不像以前,不是说计价器不好使,就是说给多少多少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上车先打计价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受到乘客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出租车安装计价器,是衡量收费标准的有效依据。曾几何时,不少乘客投诉的哥的姐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因此产生纠纷、矛盾的事时有发生。上车先打计价器,是出租车形象改变的一个印证,只有正确使用计价器,才能有效保障双方利益。12月4日,天气很冷,而且道路较滑,记者在中植小区附近看到几位的哥的身影。记者与其中一位的哥王师傅攀谈起来。他说,这种天气,谁要有啥急事儿想出门,车特别难找,这正是咱出租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开车辛苦点儿咱不怕。

  他的话让记者十分感动,不禁又记起每年高考时,那些爱心送考的出租车司机们。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和谐、友爱,擦亮了城市的流动名片。

  在双鸭山市的哥的姐队伍中,像这样的爱岗敬业先进典型数不胜数。他们克服自身困难,不论寒暑奔走在大街小巷,方便着千家万户。让我们对的哥的姐们多份理解,多份关爱。

  采访中,有这样一件事让记者记忆犹新。几天前,出租车司机于师傅在建鑫小区等活时遇到一位居民,由于患病下楼匆忙,到了医院才发现忘记了带钱。于师傅不仅没要打车钱,而且还为他垫付了看病的钱,让人很是感动。

  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师傅免费服务乘客正体现了这种美德。其实,在出租车行业,像拾金不昧、敬老爱老的事还有许多许多,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展示了双鸭山市良好的精神风貌。

  这些看似发生在的哥的姐身上普通的事,却折射出了出租车司机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然而,在众多的哥的姐演绎这种新风貌之时,也不乏有些为了一己私利而影响整体形象的人,这些人应向大多出租车司机一样,早日改掉坏毛病,呈现新风貌。 出租车是一张城市的流动名片,《帮办》希望这张流动的名片能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市民的积极监督下、的哥的姐的努力下,更加焕然一新、光彩照人。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