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讯(记者 许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就如何处理好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问题,省政协民建组展开了深入讨论,委员们认为,除了对群众普及宣传,还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关系模式,更好的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

省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会议民建组委员热烈讨论。
委员们在讨论中表示,应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了解,举办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日,建立信息网搭建平台,集中展示各地区非遗资源的特色,举办相应的民间文化活动或比赛,邀请观众、民间艺人参与其中,突出展现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同时,利用数字化保护“非遗”作品。以新的角度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进行储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哈尔滨市的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非遗较多,如:方正剪纸、桦树皮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等,这类非遗项目拥有具体的实物产品,有价值的特色非遗项目优先建立博物馆进行收藏,给游客呈现它们鼎盛时期的风采,再现非遗资源的文化价值。
非遗能够增强其所在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委员们还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展示与表演是对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再现,增加了景区的时空穿越感,可以对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
责任编辑:张广义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