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3日讯 近日,2018年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生活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我省共接待游客1.6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09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我省将突出打好“生态牌”、念好“冰雪经”、练好“监管功”,通过打造开发旅游精品和优质度假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景区配套等22项重点工作,擦亮“畅爽龙江”旅游品牌形象。
旅游体验更丰富与广东联合打造旅游季
去年我省围绕一城五线,冬夏秋分别推出不同类别、不同主题的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核心冰雪“老字号”景区提档升级,万达文旅城等“新字号”景区陆续面市。省内景区在国内屡屡被认可,如扎龙自然保护区获评首批10家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五大连池风景区跻身全国首批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旅游营销方面,我省不光把传统旅游推介会升级,还先后赴泰国、阿联酋等国家参加国际旅游展及旅游推广活动。去年,我省与广东共同联合启动“寒来暑往、南来北往旅游季”,11月,两省正式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关系协议》,打开旅游合作新格局。
“厕所革命”方面,全年建设旅游厕所677个,全省5A级景区“第三卫生间”实现全覆盖。出台《办法》,开展“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3大整治行动,共检查旅游企业700多家次,立案79起,办结52起,累计罚款100.48万元。
旅游配套提档升级
提升亚布力等10家度假区服务水平
今年,我省将以“畅爽龙江”为总品牌,继续完善“北国之春”、“避暑胜地”、“五花山色”、“冰雪之冠”春夏秋冬四季品牌,按季节整合推出旅游线路产品。通过实施景区、宾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指导推动老景区改造完善、提档升级,对评估不合格实行警告、降级或摘牌处理。重点打造观光、休闲、体验、功能4类代表全省旅游整体水准、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指导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伊春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争今年新增1家景区进入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录。此外,推进创新类旅游产品、旅游厕所、自驾游线路交通标识牌、低空飞行旅游和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挖掘全省森林、湿地、湖泊、冰雪等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潜力,打造特色明显、品质突出、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旅游度假区,提升亚布力、太阳岛、五大连池、汤旺河等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生活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还将举办首届全省性的旅游发展大会,哈尔滨将承办2018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伊春、黑河将分别承办
旅游产业融合创新
建设融科教研学为一体的旅游基地
“旅游+康养”,依托我省温泉、中医药、五大连池矿泉资源,打造一批温泉养生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旅游+体育”,开发推广一批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的户外冰雪活动产品,开展“黑马系列”、森林穿越等专业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助推帆船、赛艇、皮划艇、漂流等水上运动项目、举办黑龙江2018中俄自驾旅游活动。
“旅游+文化”,依托哈尔滨大剧院等高水准演
出活动,打造演艺旅游系列品牌。
开发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
“旅游+农业”,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发展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和农家乐(森林人家、牧家乐、渔家乐)产品。
“旅游+工业”,创建全国工业旅游城市、工业旅游基地等,构建石油、飞机制造、医药制造和食品加工等工业旅游产品。
“旅游+科教”,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等,建设一批融科教、研学为一体的旅行基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科教旅游线路。
“旅游+生态”,深度开发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形成以森林、湿地、水域等为特色的森林避暑养生度假、湿地科普度假、中医药养生度假、休闲农业度假等产品类别。
失信者进入旅游“黑名单”从事旅游业将受限
围绕“哈亚雪”等重点旅游线路,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在重要集散地、途经地、目的地设置旅游投诉点,重点打击涉旅强迫交易、偷税漏税、商业贿赂以及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黑名单”惩戒制度,对严重失信责任主体限制进入旅游行业。普及使用电子合同,实现电子合同全覆盖,全面公开监管信息。开展“文明旅游龙江行”主题实践活动和诚信旅游企业创建工作,制定实施诚信旅游企业创建和管理办法,评选诚信企业和诚信导游。全年计划建设旅游厕所602座(新建493座、改建109座),实现全省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重点自驾游线路、城市旅游综合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内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