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旅游市场都可能遭遇黑龙江雪乡这样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迟子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日前曾因宰客打人负面新闻而备受瞩目的雪乡,她认为,雪乡事件起源于个体客店的不良行为。及时处理,改善营商环境,黑龙江已经做得很好。

她指出,“我也是很关心最近黑龙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相信你们也看了,前不久做的新闻调查,做得非常到位,我相信通过(雪乡)这样的事情,我们反思促进以后,会把一个非常洁净美好的黑龙江,展现给世人。”出生于黑龙江漠河的迟子建感慨,“东北的冰雪不去看,真的太可惜了!”因为大小兴安岭,整个夏季,黑龙江负氧离子含量也很高。迟子建呼吁,“大家不要被个体事件所影响。”

作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的主席,迟子建也表示,除了履职尽责,好好地开好此次大会,她也将用自己的笔,和黑龙江的作家们一起,“书写我们的龙江,书写我们的家乡,书写我们的白山黑水。”
迟子建眼中的黑龙江
在黑龙江的版图上有着巍峨的群山,广袤的林海,辽阔的平原,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寒冰雪的锤炼下,黑龙江孕育着有异于中原文明的地域文化。迟子建的很多作品都能投射出作家独特的自然情怀,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有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自然生物宝藏。
迟子建1964年生于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小时候生活在广阔壮美、民风淳朴的中国北境,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创作出诸如《北极村童话》、《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等经典作品。
她的作品像一股清新温柔的风,在缓慢的叙事中给读者以精神的慰藉,读她的作品,我们往往会不自觉沉浸在一个充满大山、森林、白雪、萨满、树神、驯鹿、熊、鱼等事物的童话世界,去感受原始的纯真和纯净。
她还喜欢哈尔滨的教堂,有位于透笼街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有东大直街上的圣母守护教堂、尼古拉教堂,以及士课街的天主教堂。这些教堂宛如一盏盏神灯,照耀着尘世中疲惫的旅人,指引着那些旅人回家的路。
在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乡土气息文化,幼时在故乡的成长记忆和对故乡人民的怀念,她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她作品的参渗,同时也加深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大自然的钟爱,以及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热忱和浓郁的乡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