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王春颖)“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自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说,牡丹江市突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
高春艳表示,去年,牡丹江市启动了关东大厨房、农食互联、恒源农林产业园等“中央厨房”和“营养配餐”类项目,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7.8%,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17户;宁安兰岗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安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国家级,绿色有机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达到205个和19个。“两头两尾”建设带动了农民收入迅速提升,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农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连续15年领跑全省。
高春艳说,下一步,牡丹江市将强化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两头两尾”链接抓项目,制定出台全市“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方案。按照林菌药优先、瓜果菜跟进的思路,组织新上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包装的项目,推动各类生产型经营主体向加工领域延伸业务链条,每个县(市)扶持2-3个亿元以上新建、续建或扩能改造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3-5个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全市新培育10户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组建产业化经营联合体,解决“头尾分离”问题,逐步形成附加值高、创税额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要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