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两会现场 龙江声音】庞达:精准助学志智兼扶才能挖掉"穷根"
2018-03-11 20: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庄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孙晓锐 庄园)“脱真贫、真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重要要求。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庞达表示,无论“扶志”还是“扶智”,都要“从娃娃抓起”,以精准助学扶贫为突破口,构建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才能挖掉穷根。

全国政协委员庞达。

  庞达说,从当前我国农村共性的致贫原因来看,因老而体衰失去劳动能力致贫、因病滥用药品医治不当致贫、因受蛊惑跟风投资失败致贫、因困于婚俗陋习盲目攀比致贫、因儿女教育不良失去赡养致贫……每一种都与教育有关。从脱贫实例来看,因自身学到职业技能就业脱贫、因儿女升学成才后反哺脱贫、因看准市场机遇创业致富脱贫、因科学治疗恢复健康脱贫……无论致贫、脱贫,都与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有效的职业教育紧密相关。这也是总结当前脱贫攻坚实践经验的正确选择。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彻底挖掉“穷根”,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必然出路。

  庞达建议,要普查学生贫困情况,确定助学对象,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为开展精准助学帮扶明确目标。要调集社会力量参与,广泛深入帮扶。形成全社会关心贫困学生、助力完成学业,“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良好局面。

  庞达建议,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一是努力不因贫困而减损教育。大力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统编电化教学教材,高质量普及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二是解决因路远而不愿上学和上不起学的问题。开展贫困学生交通补助试点,通过提供交通补贴、监管市场运营、社会力量资助、校方参与管理、创造住校条件等多种方式,解决因撤乡并校而产生的学习费用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和学生厌学辍学等问题。三是解决“好老师到不了农村”的问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开展城乡学校之间的“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增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助合作,鼓励新任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一线支教或挂职锻炼,增加农村学校吸引力,逐步解决农村学生到城镇择校谋求更好教育的问题。

  庞达建议,在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让农村儿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成年农民的职业教育,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到贫困地区针对性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对自愿流转土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到城镇就业的农民进行补贴,使他们在家致富有门路,进城就业有出路,在创业、就业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责任编辑:王艳

【专题】2018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