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4小时“照”一张完美证件照 记者走进哈尔滨南岗出入境接待大厅体验民警的一天
2018-03-13 11:00: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包海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13日讯(记者 包海多)12日8时30分,记者走进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出入境接待大厅来体验这里民警的日常工作。走进接待大厅才发现,已经有四五十位群众在照相、填表、自助取证,“同事们”已经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

排队照相的队伍。

  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长刘冲,在接待大厅工作已经8年多了。目前,负责大厅的日常管理工作。刘冲介绍说:“目前,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出入境接待大厅可为全省各地居民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居民只需要提供一张身份证即可,平均每天受理300余人次,500余证件。”

记者为办证群众照相修片。

  作为办理证件的第一道关卡就是照相,今天记者的工作就是为前来办理证件的群众免费照像。

  “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就照这一张照片?”一名办证群众问。

  “是的,一张就够了。请您坐好,稍稍低点头,将头发掖到耳后,把耳朵露出来,好的,可以了!身后取表。”我一边为其照相一边回答道。

  “哎!你看照的还挺好看,还给修了呢,真不错!”刚刚照好证件照片的群众在我身后小窗口取走附有照片的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时和同伴说到。

填写申请表的群众。

  听到认可的话语,给记者增添了动力,继续热情的为办证群众服务着,一小时后,记者有些坚持不住了,大量重复的机械工作,手指抽筋,手腕酸胀。为一位群众照完照片,修片,打印表格,往身后递送的过程中,下一位群众已经坐到座椅上等候照相了。这位刚起身,下一位又进来了,往身后一望,还有好几十位群众排队等候呢。万众期待中,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更别说低头看个手机,起身上个厕所了。

女婴一家人同刘冲合影留念。

  上午9时许,一位特殊的群众“走进”接待大厅,用哭声吸引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注意。原来这位群众是一位刚出生仅26天的女婴,女婴爸妈在国外打工,妈妈回国生女后,希望在女儿满月后,带其出国与爸爸团聚,为此特意抱女儿来办理护照。女婴的妈妈希望宝贝从睡梦中醒来,精神地照自己的第一本护照照片。奈何女婴睡意香浓,被妈妈打搅后哭了几声以示抗议后,继续睡梦,根本无法配合照相。

  刘冲见状,立即为女婴一家人开辟绿色通道,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休息室,让女婴和其妈妈、姥姥一同在此休息,趁女婴醒来,立即陪同女婴妈妈将其抱进隔壁照相室。为了照一张完美的护照照片,女婴妈妈努力将女婴向上举起,保持其身体直立姿态,记者一边同身后排队的群众解释女婴的特殊情况,一边不断地点下快门键,刘冲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又唱又跳、又拍手又跺脚,还把女婴随身携带的玩具放到照相机上方,吸引女婴的目光。

  女婴一会睡一会醒,进照相室十余趟,照了一百多张照片,但就是没有一张被上级部门审核通过,不是身体姿态不正,就是眼神不对焦。

  11时30分许,一些办证群众照完照片,填好申请表,就差提交材料交费,工作人员只能临时“加班”。

  考虑到女婴一家人的情况,刘冲为正在哺乳的女婴妈妈和其姥姥买来两盒盒饭,请她们在休息室吃饭。13时许,女婴又醒了!刘冲高兴地抱着女婴走进照相室。

  “小包,快点多拍几张。”刘冲一边托举着女婴,一边喊我照相。

  我一手拿着刘冲的哄娃神器——小猴子铃铛,吸引女婴目光,一手不停点鼠标快门。13时15分许,女婴的一张照片终于通过审核,5分钟后,在全大厅的工作人员放弃午休的前提下,成功受理了女婴的护照申请,7个工作日后,女婴就可以拿到人生中的第一本护照了。

  “给你们添麻烦了!四个多小时就跟着我女儿忙活了!太感谢你们了,省内出入境服务真是太周到了,让我们这么顺利就办理好了所需的一切!谢谢!”女婴母亲临走时感谢地对大厅的民警们说。

  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家三口人走出门,就坐上了咨询民警事先为她们叫好的出租车。看着这一家人安全离开,民警们又安心、耐心、细心地开展下午的办证工作了。

民警李春慧向自动取证机里放证件。
民警热情为群众解答咨询。
午休时间,还在办理业务的窗口。

  16时30分许,终于迎来下班时间的记者一点也不兴奋,因为历经了中午临时加班后,记者意识到自己一定不会准时下班。

  20分钟后,刘冲拿着几本护照喊记者下班。“刘警官,下班您拿护照干啥去啊?”,“这些都是陈年老证,最长的放4年了,还联系不到办证人。我手里这三本也放咱这一两年了,联系上办证人了,都是年岁比较大的,不懂快递业务,天冷路滑也不方便出门来取,我下班顺路就给捎过去几本。”……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