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讯(记者杨金光 编辑彭佳丽)24日,哈尔滨市第21次也是今年的首次集体海葬活动在大连老偏头海域举行。哀乐低回,83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入海为安”。海浪翻涌,带走了逝者的骨灰,而亲人的思念长存。如今,海葬作为文明节俭、环保生态的殡葬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支持。据悉,今年,哈尔滨市还将举办两次海葬,并视报名具体情况,再适时增加海葬次数。
海葬仪式上,主持人深情宣读了催人泪下的祭文,家属们集体举行了默哀礼,亲属们用白色丝带系住可降解骨灰罐,再捧上一捧菊花敬献在降解罐上,与已故亲人做最后的道别。在鲜花和亲人的祝福声中降解罐被缓缓放入大海,在海面漂浮一阵后缓缓下沉,海浪簇拥着罐体和花瓣漂向远方。

殡葬工作人员帮家属装罐骨灰。
骨灰罐由可降解陶泥制成
海葬活动的海域是经过海洋渔业厅批准的海域,此区域经过测量适合海葬。这一区域属于海沟区域,骨灰罐沉入海沟融入海中,对岸边及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大连海葬活动中投入大海的骨灰罐都是由可降解的陶泥制成。另外,骨灰经过高温焚烧,无毒无害。

投放骨灰。
报名人数连年增多
自2009年哈尔滨首次举行海葬以来,长眠大海的逝者数量连年增多。据统计,2009年只有16位,2011年有39位,2013年有95位。随着宣传力度加大,2016年大幅增加到233位,今年预计会突破这个数字。
近年来,随着选择海葬送别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由于一些市民因身体或工作原因无法参加,从2013年第11次海葬开始,哈市首次开展了代撒骨灰业务,到目前为止已代撒骨灰105份。这次海葬中有17份骨灰由工作人员代撒,为历年来最多。